vidya帶來的飛躍 – 傳統的裁剪技術到三維技術的轉換
對于服裝產業CAD應用軟件的供應商來說,早在15年以前就開始進行了三維解決方案的開發和研究。盡管現在已經有了三維的處理模型,包括三維虛擬試縫到切割樣板,但是其使用仍然只限于某些服裝產品和家具領域。
在Mehrstetten的艾斯特/奔馬公司與 IGD ( Fraunhofe圖形數據處理研究所)一起合作開發工程, 如今已成功實現了從傳統二維樣板設計(cad.assyst) 到三維領域的轉換,這個飛躍性發展可以充分滿足設計師和樣板師的需求。 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會將設計師和樣板師的專業知識進行保存。開發的潛在目的并不是打破當前通用的操作系統,而是為了增加工作效率。
優化切割技術的主要方法就在于原型制作上。在以前,當在假人和模特上穿著第一件服裝時,只能對合體、面料行為特征進行判斷,而如今使用vidya(創作者所給的命名)可以在切割準備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檢查。
這就是說,在實際操作下,樣板師可以在一個假人上看到新的款式以需要的尺碼顯示,并且可以調節出不同的姿態,又不會浪費時間。服裝還可以在不同的距離或伸展模式下有選擇的顯示,或者顯示面料外觀以檢查穿著者身上布料的行為特征。色碼會及時顯示在哪些地方不合適,造成了面料拉伸,哪些地方需要修正縫份,哪些地方的懸垂度需要改善。vidya 為用戶提供了卷尺和虛擬別針,用戶可以利用這些熟悉的工具來別住裁片并進行尺寸測量。 樣板師可以精確更改二維樣板上的光學信息,然后只要點擊鼠標引出假人就可以觀察到更改產生的效果。 不同的樣板裁片會自動被檢查 (一致性檢查)以進行三維顯示。 這個功能可以檢測出可能的瑕疵,特別是在初始切割時。
初始樣板(原型)的虛擬展示需要盡可能的接近真實,其是受一個數據庫支持的。在這個數據庫中,面料參數和特征都儲存為面料類型(粗斜紋、絲綢、燈芯絨等等)。 處理參數,例如縫份類型、間線、織法以及由于附加墊料或者縫份所造成的張力,都有顯示信息,可以直接從樣片上讀取并包含在模擬中。系統的設計僅使用cad.assyst中的少量附加信息,這樣可以在vidya中創建較完美的繪圖。
艾斯特/奔馬公司認為,借助于 vidya, 原型制作不僅成為一個定時的步驟,而且還節省了初始樣板的制作以及后期修改所耗用的高成本 。除此之外,新的款式還可以使用不同的面料外觀進行模擬,包括顯示沒有樣板劃線的設計。數字圖像面料是與新產品的開發文件(PDM)相匹配的,還可以在國際上共享。我們期待著設計和樣板的快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