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經貿合作區借鑒蘇州模式
- 當胡錦濤主席宣布今后三年內將在非洲建立三到五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后,商務部主管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表示,非洲經貿合作區的建設將參照蘇州模式,啟動后的合作區將為中非經貿合作注入新動力。
三個項目初具雛形
對于3年內5個非洲經貿合作區的目標,商務部人士表示,我國完全可以如期完成。到目前為止,已有3個合作區初具雛形。
他說,這三個非洲合作區分別是南京-萊基(尼日利亞)合作區、山東天利-毛里求斯合作區以及上海-約翰內斯堡(南非)合作區。
其中,位于尼日利亞拉各斯的萊基自由貿易區已在今年5月破土動工。萊基貿易區項目規劃165平方公里,首期建設將于2年內完成。首期投資2.67億美元,將用于建設電廠、道路和制造工廠。
毛里求斯項目由山西省天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9月審辦成功,總投資7.66億元人民幣。內部包括紡織服裝園、輕工園、食品加工園等數個工業園區。
南非合作區尚未得到商務部正式批文,但上海諾易亞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已經在當地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中國將完成角色轉變
政府主導、企業配合、以中國優勢產業為合作契機,在中非合作區的雛形里,可以依稀看到蘇州-新加坡工業區的影子。
商務部人士承認,建設境外合作區的基本思路,正是起源于蘇州園區的成功經驗。
商務部人士告訴記者,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和技術經驗,完全可以完成從接受國到投資國的角色轉變,從而幫助非洲步入經濟騰飛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