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裝:品牌意識正在覺醒
我國服裝產業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替人加工,只賺取少量的加工費。女裝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設計和品牌。“必須提高我國女裝自主品牌的競爭力。”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女裝專業委員會主任蔣衡杰呼吁。
近日,中國服裝協會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服裝科技進步與品牌提升論壇,女裝專業委員會召開年會,深入探討了我國女裝品牌發展和設計提升問題。
“加工靠力氣,品牌靠口碑”
越來越多的國內女裝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漢帛(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高志偉說:“加工的‘加’是一個‘力’加一個‘口’,做貼牌加工就是靠力氣糊口;而三個‘口’才能堆出一個‘品’,做品牌靠的是口碑。”
通過自身努力打造出來的中國女裝品牌白領,有一套獨特的品牌管理理念和方法。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稱之為“視覺營銷”。他說:“視覺藝術是吸引顧客的第一要素,視覺營銷正悄悄影響著品牌的業績。”
那么,是不是按照白領這樣的做法,就一定可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呢?高志偉認為,不同的服裝企業在做品牌的時候,需要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實力,制定不同的品牌發展戰略。品牌的打造和經營不能靠模仿,而要靠理念和方法的創新。
“設計師的浮躁風應該停止”
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著名服裝設計師趙偉國說:“服裝的價值由技術含量和設計含量共同組成。中國的服裝企業更關注技術含量,卻往往忽略設計含量。”
和其它服裝類別相比,女裝更要求強大的設計團隊。但缺少固定的設計師卻是許多服裝企業最頭疼的問題。在國外,很多設計師一輩子就設計一個服裝種類。但在我國,很多時裝設計師一兩年就跳槽,對每個服裝種類的了解也都是淺嘗輒止,因此很難設計出優秀的時裝作品。對此,廣東名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民強疾呼:“中國服裝設計師的浮躁風應該停止了!”
“做強比做大更重要”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王耀認為:“對于女裝品牌來說,并不是規模越大越好,做強更重要!”
事實上,歐洲的許多女裝品牌,尤其是許多高檔女裝品牌,規模都不大,往往在一個城市只有一兩家專賣店,但是這些品牌的口碑很好,消費者的認知度很高,因而效益很好。
高志偉認為,女裝品牌的建設應該從細節開始。從設計到工藝,從一款新品上市時間的把握到店面的布置,品牌的價值應該通過每一個具體的、細小的環節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