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集群到“品牌集群”
- 一個土壤肥沃的產業集群,會滋長一批優秀的、具備競爭力的品牌企業;而一組優秀的、具備領袖氣質的領袖型企業,又往往對集群地內氣候的形成和良性發展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由打造產業集群轉而打造“品牌集群”,是中國服裝業發展的根本途徑之一,更是中國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品牌集群”首先要打造集群品牌,集群品牌作為一個地區加快經濟發展、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近些年來在我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目前已產生了許多在國內外市場頗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服裝服飾產業集群品牌,如浙江嵊州的領帶產業、浙江溫州和福建晉江的制鞋產業、浙江紹興的紡織業等。
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已經產生和正在培育的服裝產業集群品牌正面臨著諸多發展中的瓶頸:面對日益飽和、競爭激烈的市場,如何謀求突破?在環境和資源要素的制約下,如何提高產業附加值?在品牌制勝的大環境中,如何盡快培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和品牌?
集群品牌發展要有長遠戰略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遇到了環境與資源兩大因素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亟須考慮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經濟學家王洛林指出。
他進一步指出,各地在打造集群品牌的過程中,一定要以中長期的眼光來制定發展規劃,促進集群品牌的提升。
同時,還應兼顧經濟全球化對產業集群帶來的影響。現在國際經濟界與企業界對世界經濟走勢的看法是樂觀與危機并存,這就需要國內集群產業的發展要樹立危機意識。
中國紡織行業是對全世界影響很大的一個產業,也是一個不太經得起風浪的行業,利潤低、容易受沖擊。因此,在產業與集群品牌發展的戰略決策上,一定要更多地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待,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爭取主動。
“集群品牌的管理者,如政府、協會或者龍頭企業要對市場進行細化研究,確定區域經濟發展策略,提高市場開拓、品牌推廣的成功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陳小洪認為。
同時,作為一個服裝產業集群應該共同擁有的是商標,這樣有利于企業緊密結合成共同體,為共同行為打好基礎。
在提升集群品牌的過程中,企業更要尊重品牌、保護知識產權,關注企業社會責任。有了這個氛圍,才能進一步促進企業從模仿生產向自主設計轉變。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