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衡杰:中國男裝還有空間
- 11月13日~14日,位于江陰市新橋鎮的海瀾工業園高朋滿座,2006中國服裝協會男裝、輔料專業委員會年會暨首屆“中國男裝市場趨勢論壇”在海瀾集團召開。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秘書長榮劍英、江蘇省服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郁冰、江陰市副市長薛良、無錫市市長助理倪斌、國家服裝質量檢驗中心(天津)主任唐湘濤、國家服裝質量檢驗中心(上海)主任樂季準、海瀾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周建平等嘉賓,以及雅戈爾、羅蒙、杉杉、莊吉、依文、紅領等200多家知名企業代表暢所欲言,就中國男裝及輔料行業發展前景未雨綢繆。
作為開篇,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風趣地以自己出席正式場合的著裝變化,生發“中國男裝還有空間”的感慨,將年會基調定在說實話、談實戰的務實層面。
蔣衡杰通過大量翔實的數據,從生產、效益和投資三個方面,對目前中國男裝及輔料行業的發展形勢作了分析。他說,2006年中國服裝行業總體發展平穩,增幅回落,行業規模平穩擴大,虧損面略有下降,勞動生產率提高,產業資源進一步向大中型優勢企業流動。針織服裝扭轉了2005年以來的負增長,從今年二季度開始走出低谷。一些服裝大省如廣東,也擺脫了上年的低迷狀態。
同時,他也毫不回避地指出行業存在的隱患在今年開始有所顯現。比如企業產成品周轉率、流動資產和總資產周轉率雖都有所提高,但整體水平仍然較低。由于國際貿易摩擦,一些前幾年發展迅速的省份,訂單減少,導致發展增幅下降,有些省份甚至出現降幅。而在國內市場方面,2006年城鄉服裝消費較上年出現回暖,特別是城市服裝消費上揚趨勢比較明顯。預計未來的服裝類消費需求將有均勻快速的增長。
針對發展空間,蔣衡杰提出要“用心做好幾件事”:第一,服裝企業要做百年企業、樹百年品牌,需做好長線規劃,加強品牌自主創新;第二,以消費為核心,增大科技創新力度,跳出同質化、低價競爭的怪圈;第三,注重品質、品牌、品位的多元塑造。
會上,國家服裝質量檢驗中心(上海)主任樂季準在通報2006年男裝行業西服質量檢測情況時說,目前生產企業除了存在號型不準確、成分標識不規范、吊牌與產品名稱不一致、粘合襯剝離強度不合格等基礎標準問題,更在外觀、氣質等許多軟性指標上不盡人意,改進提升的空間很大。與此同時,會議對在2006年西服行業抽檢、送檢中榮獲優等品和一等品的企業和品牌進行了表彰,對2002、2004、2006年連續三次在西服行業抽檢、檢測中榮獲優等品的企業和品牌授予了中國服裝行業“質量管理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并為2006年中國服裝輔料行業優勢企業頒發了獎牌和證書。
“2006中國男裝市場趨勢論壇”的首次舉辦,以內容與形式的完美配搭,成為此次年會的精致看點。浙江絲綢工學院服裝設計系主任趙偉國、前沿顧問首席管理專家徐斌、日本男裝市場運營專家岡野隆康,分別就設計的商業價值、品牌整體規劃和市場趨勢分析發表演講,將男裝品牌拓展市場的實戰思維密集呈現。而由夏華、陳敏、周建平、張代理等著名男裝企業家現場組成的“高峰對話”,則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為與會者帶來不可多得的遐思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