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德國 中國縫企謀求海外市場
近幾年,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聲音此起彼伏,但以怎樣的方式走出去,還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通過并購的方式快速獲得走向國際化市場的渠道和資源,是目前頗為流行的一種方式。向來以技術擅長的歐洲可能是中國的紡織機械企業比較青睞的對象,因此在這兩年,我們看到中國企業和德國企業之間的這種合作很頻繁。
對于中德之間的合作,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塞得聞表示非常看好,她認為,中國紡織服裝機械產品的價格優勢已經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成為拓展市場的利器了,也就是說,中國的企業到了必須升級換代的時期,其中一個關鍵點是技術的升級,而德國向來是以技術而領先世界,因此中德之間的合作潛力很大。
她同時指出,德國的紡織服裝市場正在走向沒落,因此,中國機械企業去德國不是獲取德國本土的市場,而是通過德國這個窗口,贏得世界市場。這才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德國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并購是一種雙贏的合作
記者: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05年,中國收購德國企業將近300家,以中國骨干縫制設備企業上工申貝收購德國老牌企業DA(杜克普)為代表,可以說是掀起了中國企業并購德國企業的浪潮。但也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認為這是中國企業在掏空德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