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假洋牌”服裝大行其道
海南日報訊 近日調查發現,在海口的市場上不愁買不到假的世界知名品牌產品。海口海秀路、解放路商業區等地以及分布在學校周邊的商鋪是假冒名牌銷售比較集中的地域,這些地方的外貿店,大量廉價地銷售假冒國際品牌阿迪達斯、耐克、都彭、老人頭、夢特嬌等服裝、背包、飾品等。
而在海口一些正規的商業場所經營的登喜路、賓奴、啄木鳥等國際比較知名的服裝,也可以輕松地淘到仿真貨,價格遠遠低于真品的標價。
“假洋牌”泛濫成災
海口海秀路一家都彭國際服裝店,一件男T恤原價賣200多元,現價賣100多元。某家商場內,一條英國賓奴長褲僅售100元,一商場內的登喜路專柜長T恤僅售180元,夢特嬌長褲150元一條。雖然這些低價服裝都標榜是國際知名品牌服裝,記者仔細察看衣服的內外標簽時發現,除了標注是某某牌子服裝之外,一些服裝連面料成分、尺寸大小、衣服顏色、款式等說明一概都沒有。衣服的面料、做工等都很粗糙,看上去與正規廠家銷售的產品存在一定的距離。
在海口各商場、街頭專賣店,大多數的女裝店都起了一個洋名字,但仔細看看這些洋品牌服裝的標簽就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洋品牌產品多是產自廣東、上海、杭州等地的國產貨。但也正因為與洋品牌掛上了鉤,這些“假洋牌”就身價大增,一件短上衣開價八九百元是常有的事。
“假洋牌”存在不違法?
面對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服裝業界有關人士稱,它們的存在是合法的。
據介紹,目前在海口市場上的洋品牌服裝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正宗的國外品牌,有的直接從國外進口,有的在國內加工、銷售,但工藝、面料和設計都是嚴格按照自身規范要求的;還有一種洋品牌其實是國產貨,只是到國外登記注冊了一個“洋名”,而實際的設計、生產、銷售都在國內。所謂的“假洋牌”就是指這類品牌,但這種“假洋牌”是合法的。
近些年,中國的服裝行業出現了“國際品牌本土化、國內品牌國際化”傾向。“洋品牌”使得國內服裝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民族品牌服裝面臨的市場形勢越來越嚴峻,當無力與國際品牌抗爭時,有些國內服裝企業便尋求了另外一種生存方式,即取一個外國名(因為在國外開辦個公司注冊個洋商標很容易),然后“國際注冊、國內生產、國內銷售”。
對此情況,有業內人士指責這些“假洋牌”只是掛著外國的牌子來欺騙中國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