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稅以來浙江鞋企出口訂單銳減三至四成
- 記者從杭州海關獲悉,受歐盟正式啟動反傾銷稅影響,剛過去的10月份浙江省對歐盟出口鞋0.18億雙,增幅同比下降66.4%,出口數量為今年以來全省對歐盟出口鞋數量的新低點,浙江鞋企很“受傷”。
據悉,從10月7日起,歐盟對中國產皮鞋征收為期兩年的16.5%反傾銷稅,而此前4月7日,歐盟已對中國部分鞋征收了為期半年的臨時性反傾銷稅。
2000年至今,歐盟一直是浙江省鞋出口的最大市場,歐盟對我國鞋政策的變動對全省鞋出口總體形勢影響較大。由于增加的反傾銷關稅成本一般由進口商消化,而目前歐盟鞋進口商的利潤在15%至20%之間,此次歐盟對我出口皮鞋征收為期兩年的反傾銷稅將使進口商的利潤幾乎為零。 從早先的西班牙“燒鞋”事件開始,浙江一些鞋企就在反思國際化之路。去年,溫州就有鞋企花重金收購意大利著名制鞋企業的股份,因而在歐洲基本上被視為歐盟的企業。也有一些制鞋企業“不在一棵樹上吊死”,而把目光瞄向北美市場,以及南美、中東、非洲以及東歐等非歐盟國家市場。
杭州海關一位業務處室的負責人認為,浙江是全國制鞋的大省,目前全省成千上萬的制鞋企業,出口減少勢必導致一些過于依賴歐盟市場的中國鞋商壓縮產能,浙江鞋企將面臨一個“痛苦”的調整過程,一些大企業可能會選擇市場戰略轉移,而一些小企業可能將被迫轉型或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