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縫機企業的潛力點在哪
- 世界經濟全球化使市場機制日益成熟的今天,企業間的競爭已從局部的產品競爭、價格競爭、資源競爭、人才競爭、技術競爭、信息競爭等方面發展到了企業的整體實力的競爭。
根據國外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經驗,在客戶的需求進入多樣化階段后,生產企業就要從"以生產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并向具有綜合能力(產品+服務)的產業轉移。
同時,在與下游企業結合方面,深入服裝企業,提供工藝設計和實驗報告,主動了解客戶提出的各項要求,有針對性地開發新設備,不僅為客戶提供設備,而且提供工藝服務,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國內生產企業學習。
縫紉機生產企業應考慮經銷商的利益,一種是經銷商市場資源的利益(正常的銷售利潤),另一種是售后服務的人力、物力、精力的利益(保修、保養服務利潤)。這一問題縫紉機生產廠家必須意識到。龐大的終端客戶、繁雜的售后服務,只有與經銷商合作,才能成為利益的共同體,才能有效地提高銷售網絡的運行效率、降低費用、掌握市場。另一方面經銷商為終端客戶服務,可獲得信息,進一步構筑市場,服務創造經銷商價值。
信息化是發展中國縫紉機市場銷售潛力的重要手段,而實現電子化貿易手段則是企業實現全球貿易的前提條件之一。就產品制造而言,制造網絡化在迅速發展,網絡技術將設計、生產、銷售乃至服務一體化。網絡化制造是貫穿于從訂單開始、經營活動組織的組建、產品的技術開發、設計、制造加工、銷售服務等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就產業整體而言,網絡正在改造著設備制造業的產業結構與組織結構;就經銷商而言,網絡正在使他們盡快獲得更多的需求信息、更好的產品貨源、更先進的管理及營銷知識。
在銷售過程中,重要因素是人,只有個人的思想與行為才能令銷售產生,其銷售不是一個簡單的自動發生的過程。如果銷售管理或銷售人員的精細化管理不首先從銷售人員"人性"的精細化管理開始,一切專業銷售技巧與方法都形同虛設。因此,提高銷售素質,必須先從銷售人員的人性根源出發,解放銷售人員心靈中的"意愿",對銷售目標產生認同,通過對銷售過程的職業化訓練,養成高效率的日常作業習慣,這才是銷售人員管理的核心內容。對于縫紉機的營銷來講,銷售人員也許不需要具備太高深的專業知識,但銷售縫紉機是一個需要具備智慧方法的職業。銷售管理從傳統的回款到市場導向下的鋪貨及生動化,直到現代渠道管理的客戶服務系統、上下游信息及流程整合技巧,已經越來越是一個科學化、流程化、IT網絡化的先進銷售管理系統,而不是憑借感覺所能應付的操作系統。
行動力是將自己的計劃付諸行動的能力,執行力是行動達到預期結果的能力,言而必行是一種習慣,行而必果則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