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發展中小企業成衣銷售網遏止中國成衣
目前,印尼合作社和中小企業國務部正研究,連接生產商與消費中心,發展中小企業成衣銷售網,作為遏止入口成衣,主要是中國成衣的沖擊。
合作社和中小企業國務部經營局助理史莉·艾娜娃蒂稱,“我們只需設法推動,生產和消費中心形成銷售網就行。”
在銷售網中,亦將通過合作社,以循環代墊金作為資本,參與提供資金體制,但她還不能闡述循環代墊金的數目,因需視各合作社的需求,希望憑藉該銷售網,國內中小企業成衣產品能進入商業中心,遏止中國成衣的沖擊。“目前,有許多中國產品及舊成衣進入,對我國中小企業造成威脅。”
她說,價格低廉及品質較好的中國成衣產品,大約80%進入市場和購物中心。“他們控制80%市場額,這對我國中小企業造成損失。”
營業局經已接到中國產品進入帶來影響的抱怨,數家中小企業抱怨,經已喪失市場及產量減少,只剩25%而已。
一位中小成衣業主迪帝.里斯宛迪說,去年,自從燃油漲價及中國產品充斥市場后,他經營的企業產量急劇下降。“目前,我只能生產25%,從前的30多勞動力,如今只剩下5人。”
與此同時,每月銷售額也急劇降低,從前每月的銷售額為上億盾,如今只有3000萬盾。
迪帝要求政府,俾能作出遏止中國產品的條例,其中是取消允許產品配套入口政策。“不要實行在一個貨柜里,裝載數種商品的配套入口體制,有許多中國成衣產品經由此進入。”
牙律Raksa Sawarga成衣制造商合作社主席阿赫瑪德.翰薩(Ahmad Hamzah)也抱怨,他坦承中國產品是依季節性進入。“在該產品進入市場時,我們束手無策,一旦過去了,又恢復正常。”
阿赫瑪德希望政府能扮演更大的角色,要求織布企業向生產商供應產品。“我們并沒有要求資本,但要求簡化獲得原料的渠道。”
與此同時,貿易部企業登記和輔導局主任查伊納爾(Zaenal)稱,中國成衣因價格低廉及民眾需求龐大而進入我國。雖然政府禁止舊衣物入口,但舊衣物貿易卻沒有明確法律。“我們將與有關機構統籌,禁止舊衣物的非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