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周饕餮宴亮點多多 推動時尚產業發展
- 中國國際時裝周,十年鑄就輝煌。時裝周的舞臺,對整個服裝產業產生了什么影響?對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什么樣的推動呢?
國際關注亞洲時尚
11月21日,國際CROSBY基金公司、美國KEATING基金公司向中國設計名師羅崢及其品牌OMNIALUO(歐柏蘭奴)大規模投資協議在時裝周期間簽訂。兩家國際投資公司首期向中國設計名師羅崢投入資金,用于她創立的時裝品牌進入國際市場發展。以羅崢為代表的中國設計師在中國國際時裝周的舞臺上,吸引了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也讓中國設計師走在了通往國際的陽光大道。
據悉,羅崢已被邀請參加2007年法國巴黎的時裝周。另外,還有可喜的消息傳來,繼“吉芬”參加今年的巴黎時裝周之后,“利郎”、“玫瑰坊”明年也將踏上米蘭時裝周的紅地毯,他們也是在中國國際時裝周的平臺上,贏得了米蘭時裝周青睞的目光,獲得了難得的一張通行證。在時裝周的推動下,國內設計師品牌逐漸成熟,并有走出國門一展風采的實力。
國際味道愈發濃郁
幾年前,我們還在為時裝周上難得出現的韓國作品而欣喜,如今,眾多國際設計師和國際品牌正不斷亮相時裝周,讓時裝周的國際品味愈加濃烈,也讓國內近距離地接觸國際時裝大師。如這次時裝周,除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的參與外,“俄羅斯時尚日”的5場時裝發布會更是讓中國觀眾一飽眼福。
成衣發布逐漸成熟
時裝周上的成衣發布日趨成熟,不僅僅是做秀,不只是玩概念,更多的是理性商貿洽談。如羅崢的“歐柏蘭奴”發布會上,經銷商賓客滿座。劉洋的高級成衣發布會,作品更具實用時尚性與實用性,與市場的緊密結合,使得T臺上發布的時裝完全可以臺下穿著。
品牌更具文化內涵
在時裝周創辦之前,中國的服裝業只是簡單的成衣加工。時裝周創辦以來,品牌意識、時尚意識和文化意識漸漸植入了服裝行業的根基,時裝周的時尚論壇、文化沙龍、辯論大賽等為服裝品牌的發展注入了鮮活的思想靈魂。時裝周上發布的品牌也更具有文化內涵。時裝周上進行發布的國內服裝品牌,差不多有個共同的特點,強調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與國際時尚相結合,不論是蔡美月的“將中國的原創婚紗走向世界”,還是東北虎的“‘鳳’舞中國風”,或是劉洋的“黛——將東方的娟秀和西方的浪漫融為一體”……表明國內的時裝設計師們,不再盲目地跟隨歐洲時尚,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放眼與國際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