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綠色壁壘”這道坎
有數據統計顯示,早在1999年,全球“綠色消費”總額就已達三干億美元之多,有近八成多荷蘭人、近九成美國人,以及九成的德國人在接受相關機構調查時表示,在購物過程中會考慮消費品的環保因素。而如今,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浪潮興起,特別是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各種環境標準,建立起了一道道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入本國(地區)市場、保護本國(地區)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綠色貿易壁壘”。
如今,“綠色壁壘”廣泛的影響力迅速擴展到全球范圍內貿易的各個領域,其標準繁雜苛刻,以及較大的爭議性,引起我國眾多出口企業的廣泛關注。
讓環保意識滲入企業文化
在我們工業產品出口中,產品的整體技術標準并不高,更很少關注到“綠色標準”問題。隨著歐盟、美國等國家或地區的“綠色標準”不斷提高,我國出口的機電、紡織等產品受到了更多限制。對于機電產品,歐盟近年來制定了《技術協調和標準新方案》,實行了CE標志認證制度,規定其成員國有權拒絕未貼“CE"標志的產品入關。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德國也相繼對電子、機械和電器產品實行認證制度,因此對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影響。
為此,2002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出了《關于推進采用國際標準的若干意見》,其中要求相關行業在制定行業和地方發展規劃,確定重大技術和設備引進及改造,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確定名牌產品以及審定免檢產品時,實行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優先的原則。同時運用《貿易技術壁壘協議》中對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的制定,以適度保護國內競爭力較弱的機械產品。從機械工業來說,要著重于從安全、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質量標準難度較大),對某些產品實施生產許可、產品包裝、使用說明和原產地證明等措施,以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抑制國外某些商品過量進口的沖擊,促進國內相關產品的發展。
在進一步推動我國縫制機械企業開展國際質量管理認證(1S09000)、國際環境管理認證(1S014000)和產品認證工作,以及提高產品和企業品牌競爭力方面,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眾多骨干企業起到了表率作用。中捷公司成立中捷股份環境體系認證領導小組及貫標小組,通過全面、系統的質量管理和環境管理培訓,在基層管理中深入開展培訓的宣傳貫徹工作,并組織班組成員系統學習IS014000理念,促使員工環境意識不斷提高,環境觀念不斷增強。中捷公司全體員工時刻關注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環境管理體系發展,使IS014000標準的思想“長”在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中,形成一種新的企業文化,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此,其他企業也紛紛重拳出擊,在企業內部深入開展相關認證工作。
除了加強自身環保理念的培養外,企業也應該積極地為自己尋找出路和對策,如通過與外商尤其是與跨國公司的合作、合資或收購、兼并、投資等方式繞開壁壘。在跨國合作中,企業可以利用國外公司先進的技術標準以及其營銷渠道,成功地跨越貿易壁壘。另外,企業還應該積極研究貿易伙伴過的貿易壁壘案例,及時掌握相關信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應對。例如,幾年前,我國溫州等地生產的打火機每只價格不超過2美元,因其價廉物美而暢銷歐盟各國。歐盟為了保護其相關企業的利益,以安全為由制定了新的安全標準。新安全標準中規定,價格在2美元以內的打火機必須有自鎖裝置,以此限制我國生產的產品進入其市場。這個標準的出臺,嚴重影響了我國許多企業的產品出口,但有的生產企業在得知這一信息后,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技術攻關,研制開發出了具有自鎖裝置的新型打火機產品,就這樣依靠自己的力量沖破了歐盟國家的貿易壁壘。
除了認證和技術合作兩條途徑之外,企業也不能忽略一些具體的環保清潔生產工作,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頒布后。據了解,在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中,如飛躍等部分企業已專門成立了清潔生產領導小組,在加強環保宣傳培訓的同時,制定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計劃表,并明確了每個工作階段的工作內容、工作成果、完成時間和責任部門。2006年12月1日,飛躍公司清潔生產工作通過了由浙江省臺州市區經貿委、環保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專家組成的驗收組的驗收。在聽取了飛躍公司工作匯報和經過實地查看后,驗收組的專家們一致認為,飛躍的清潔生產工作自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效果,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了驗收標準。
在“社會責任運動”中,無論是否已經遇到“綠色壁壘”,縫制機械制造企業都應該通過有計劃、有步驟開展工作,在節能、降耗、減污等方面較好地完成設定目標,實現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三統一”,從而促進了企業的持續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