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縫企ERP之路----寫在行業信息化研討會之后
“2006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信息化研討會”沿襲了中縫協在今年3月召開的七屆五次理事會上將2006年行業工作主題定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推進年”的精神,充分體現了行業的“信息化”決心。
此次研討會,目的在于提升業內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水平,行業領導、相關專家學者,以及浙江新杰克、寧波五菱等相關企業代表在會上相繼發言,針對縫制設備行業的
特殊性對ERP進行了觀念的闡述和實踐經驗的介紹。
信息化能做什么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深刻地融入到全球企業的生產與運營中,已經成為企業強大的神經組成。信息更被公認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資產,并成為確保企業目標實現的基石。企業實現信息化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即時性:在ERR的狀態下,資料是聯動的而且可以隨時更新,每個有關人員都可以隨時掌握即時資訊。在當今信息社會里,不僅要知己知彼,還要貴在“即時”,能否如此,其效果迥異。
集成性:在ERP狀態下,各種信息的集成將為決策的科學性提供必要條件。在導人ERP之后,各種信息可以很輕松地進行銜接、預算規劃更為精確、控制更為落實,也使得實際發生的數字與預算之間的差異分析、管理控制更為容易與快速。
遠見性:ERP系統的會計子系統與ERP系統的其他子系統融合在一起,會計子系統又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于一體。這種系統整合,及其系統的信息供給,有利于財務做前瞻性分析與預測。通過分析歷年的數據,得出一個發展趨勢,對企業高層投資決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信息化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在此次會議上,專家對信息化實施提出應該注意的方面主要為以下幾點:
1:要明確知道企業本身需要什么,也就是說在企業實際情況基礎上實施的ERP對企業來說是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正如機械工業部設計研究院的資深專家陳啟申先生所說,“不能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只是手段,是輔助工具,企業真正需要的是信息化所帶來的效益”。
2:要避免坐享其成和“想當然”的心態。企業在ERP的選型和實施上,不能想當然地以為“有了ERP,一切就萬事大吉了”。要適時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主動積極地去應用ERP系統、發掘ERP系統的價值。
3:企業是信息化的主體,信息化過程中企業的姿態要積極。不能完全依靠ERP的提供商,因為真正了解企業的還是企業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