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稱是被迫交錢 沈陽服裝協會涉嫌變相敲詐
昨日一整天,沈陽很多人在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沈陽服裝協會一手制造的“羽絨服事件”,其所用的手段到底是什么性質。一種觀點認為是圈錢和斂財,而另一種觀點認為是“敲詐”,準確點兒說應是“變相敲詐”。同時,這個協會的一些會員也開始行動起來,要求退會,而交給他們“協調費”的人,則要求拿出讓他們信服的檢驗結果,同時能夠退錢。
調查 商家稱是被迫交錢
昨日本報的《商務周刊》在沈城各商家手中競相傳讀。在沈陽商業(yè)城,一份報紙傳給十幾個服裝代理商家。新瑪特的一位服裝代理商特意找到記者說,他是在去年夏天被服裝協會“協調”去了2000元錢,他所知道的同行中,雖然不在同一個商場做生意,但全有過類似經歷,錢數都不算多,但加起來也有上萬元。對方收錢時,有時是說算是入會了,有時錢收完后,給扔下個三聯據就走人了,收錢的借口同樣是他們的服裝出現了問題,但沒看到檢驗結果。
進展 眾多商家要求退會
“我不想再做這個協會的會員,但不知道該如何退。”“如果退出,會費還能給我退嗎?”“明年肯定不入這個會了,他們除了來要錢外,什么事也沒幫我們做過”。
這些聲音來自目前沈陽服裝協會的會員們,他們當中有的已打電話給服裝協會要求退會,但對方沒有給回復,說是研究后再說,有的準備親自去趟服裝協會,目的還是想退會。
在中興商業(yè)大廈做服裝生意的趙先生說,他入會時沒人強迫,是他主動入的會。因他最早時在北京和廣州做過服裝生意,那里也有服裝協會,入會后有很多好處,比如和消費者發(fā)生糾紛后,協會會主動出面幫助協調解決,還有在每月一次的例會上,協會都會將最近服裝方面的一些信息告訴給大家,這種感覺很好,可到沈陽之后,這種感覺就不再有了。趙先生說,所以他準備退出這個協會。
行動 商家要看檢驗結果
“我們是只交錢不看檢驗結果,因為看不看結果也得拿錢。”在沈陽一家超市做服裝代理的郭女士在說這句話時,顯得十分無奈。她說,在做服裝代理時,他們全是拿著廠家的檢驗合格證才能進入超市的,他們相信廠家的檢驗結果。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因為廠家檢驗時是抽檢的,說不定被抽到的就是一件不合格產品,這事也常能遇到。所以在協會說他們的服裝不合格時,自己也就認為是其中的次品,想拿錢息事就完了,誰不怕給曝光呀。
馮先生是北京一家羽絨服的代理商,這次他也是在被曝光之列的。他說自己代理的服裝是羽絨服,但在衣服的標簽上已寫上了羽絨的含量,可服裝協會拿他們的衣服硬按純羽絨的標準來檢測,肯定是不合格的。
蔣先生同郭女士一樣,在被告知代理的產品不合格時,根本就沒看檢驗結果,產品被曝光后,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反正就是不合格。他們對記者說,感謝本報將此事揭開,他們一定要看看檢驗結果,如果沒有檢驗結果或結果有疑問,他們會為自己也為同行討個公道。
采訪時,記者在服裝協會親眼看到,他們曝光的二十幾個品牌中,只有三個品牌有化驗單。(孫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