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 “裸體”前行現狀亟待改觀
- 我國有3096萬家企業,個體工商戶2000萬家,目前注冊商標的企業只有一百七十萬家--------
12月18日,著名策劃家陳放在首屆中國國際品牌節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品牌強國,品牌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核武器”,中國亟需啟動品牌發展戰略。
我國有3096萬家企業,個體工商戶是2000萬家,但是目前注冊商標的公司只有一百七十萬個。那么這是個什么概念呢?這說明中國80%的企業沒有“穿衣服”,因為品牌就是企業的“衣服”。陳方介紹說,中國企業在國外注冊商標只有3000個,而日本的松下公司注冊商標就有7萬件。當然品牌不等于商標,我個人認為一個企業首先應該有商號,對于產品應該有商標。如果連商標都沒有,那么有可能你花大錢打了N個廣告,最后為別人做嫁衣裳。
我國企業的品牌意識薄弱到什么程度呢?陳放舉例說,他前年到浙江大成鎮,該鎮是中國最大的男士襯衣生產基地,有4000家企業生產男士襯衣,但是品牌一個都沒有。其中有一家企業名稱叫貝克曼,它生產另外一個品牌叫貝克漢姆,貝克曼。我馬上去查詢,這個商標已經被人注冊了。這個企業每天出口服裝15萬件,可稱為世界生產男士襯衫大王。但是它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全部由別的公司外加工。那么在國外,一件男士襯衣最高賣到1萬美金。我們中國的襯衣廠家賺到的錢是1塊錢。你們想想看,1塊錢,他們的制造成本是6塊錢,用時費是1塊,關稅1塊,賣價1塊,然而國外貼上人家的牌子以后就賣100美金、1000美金,2000美金。那么我們賺的是血汗錢,老外賺的是品牌錢。就是說一個品牌的價值遠遠超過產品本身生產的價格和管理成本的價格。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時代,中國不打品牌不行了,品牌就是國家發展經濟的核武器,中國亟需啟動品牌發展戰略。
據介紹,首屆中國國際品牌節旨在“提升品牌意識、培育中小品牌成長;共享品牌成果、促進中國品牌發展;品牌成就偉大、攜手共創和諧世界!”,幫助國內企業實施國際化品牌戰略,提升企業品牌的健康力、競爭力,建立健康的品牌發展機制,加快國內企業品牌國際化的進程。
首屆中國國際品牌節由中國太平洋合作委員會、國際品牌認定委員會(IBAC)、國際品牌標準工程組織(IBS)中國秘書處等機構共同主辦。北京黃金甲品牌推廣有限公司、北京溝通之道品牌傳播公司、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公司、美國國際信譽研究院中國代表處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