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行業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前沿技術成為各國、各企業競爭的焦點。作為一種戰略資源,知識產權成為企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12月8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舉辦的“2006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40余家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負責人及代表參加了會議。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何燁、秘書長楊曉京、協會知識產權小組組長王承康出席會議。
協會知識產權小組組長王承康就知識產權工作小組近年來的工作及中日之間知識產權問題的溝通協調情況進行了介紹和總結。自2004年9月6日成立以來,協會知識產權小組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對企業知識產權狀況進行了調研,多次組織企業與日本縫制機械工業會知識產權工作委員會進行對話,在多種場合積極宣傳國家有關保護知識產權的政策和措施,得到了企業的大力支持,企業對知識產權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視。在與日方進行的五次對話中,表明了協會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態度,同時也從行業的角度對不同理解與日方進行了坦誠的溝通,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協會知識產權小組的工作得到了日方的正面評價。“十一五” 期間,協會將嚴格執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執法力度,提高保護水平,加強宏觀管理,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提高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的涉外工作,開展知識產權對外合作的新局面。企業應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加大專利查新力度,防止侵權糾紛事宜的發生,使中國縫制機械產業技術市場走向規范。
協會業務部副主任吳吉靈對協會正在籌建的行業專利查詢平臺的意義、功能、可行性方案、籌建計劃及設想進行了介紹。為方便協會會員查詢行業相關專利信息資料,使企業在產品研發、設計和營銷過程中更好的利用專利信息,協會近期計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機構合作,開始著手搭建行業專利查詢平臺。該查詢平臺將囊括行業所有的專利資料,充分發揮行業咨詢職能,更好的為行業發展提供全面、專業、權威的支持和服務。
協會還邀請了上海知識產權研究會高級工程師李琳對參會代表進行了知識產權專題培訓。李琳一一講解了知識產權的基礎知識、專利申報及審查流程、侵權判定原則,縫機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如何開展等有關知識和操作實務,對企業提出了制定知識產權戰略的建議。
會上,惠工三廠、杰克公司的代表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自身企業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經驗。圍繞行業知識產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企業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難點和搭建咨詢平臺的設想,與會代表們進行了熱烈地討論,標準、中捷、寶石、興大豪、北方天鳥、啟翔、威士等企業積極發言。大家認為,本次會議內容豐富,有專家講座,有經驗介紹,有工作交流,提高了認識,受到了一定的啟發,搭建知識產權專利查詢平臺非常必要。本次會議對加強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維護市場秩序,建立正常的生產、經營誠信行為,對促進行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常務副理事長何燁指出,目前,我國在知識產權競爭中還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縫制機械行業的主要核心技術仍然受制于人,科研開發、人才資源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近年來,企業普遍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在產品的開發中注意查詢專利避免侵權,這標志著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產品的開發從仿制為主的階段逐漸進入自主開發、不斷創新的階段,形勢非常可喜。行業走過了快速發展的粗放型階段,已經到了關鍵的發展轉型時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行業下一步發展的重心。希望企業更加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加強自主創新,在提高核心競爭力方面實現質的突破。行業知識產權專利查詢平臺所涉及的具體問題如技術、方式、投入等方案將與企業進一步溝通和完善,切實做到實用、高效,滿足企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