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皮草價格連年攀升 催生造假陷阱
- 隨著最近三年來國際皮草市場價格的連續上漲,哈爾濱市皮草價格差異越來越懸殊,一款裘皮短大衣價格可能相差三四萬元,皮草服飾給人們帶來高檔享受的同時,也給人們添了一塊心病。據了解,由于國際皮草價格的上漲,給造假者帶來了更大的利潤空間,更加劇了皮草市場價格的懸殊。
“洗壞”的皮草大多有造假嫌疑
記者從南崗、道里、道外等區消協了解到,入冬以來,關于皮草服裝的消費投訴較多,尤其是皮草清洗引發的糾紛最近幾年在初冬及春季一直是投訴的熱點。前不久,因為氣溫下降,市民林女士將兩年前購買的裘皮大衣送到一家干洗店清洗,結果在取貨的時候發現,大衣左側的下擺“縮水”兩三厘米,穿到身上發現,右側袖子也明顯縮短。林女士與干洗店理論,但店家堅稱自己的清洗沒有問題,是林女士的大衣本身質量不好。
接到投訴后,消協工作人員請來皮草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幫忙鑒別,這位業內人士仔細查看后判斷,這是一件經過“抻皮”加工的大衣。制造商為了節省原料,將皮板加熱后拉伸,成型后再縫制,使用皮板的數量可能減少三分之一左右。經指點消協工作人員看到,大衣上有些地方真的貂毛因磨損過重已經掉了,但造假者為了保持拉伸之后茸毛密度而補充的獺兔毛依然牢牢地粘著。
據這位業內人士介紹,除了“抻皮”之外,“混皮”也是一種常見的造假手段,他曾經在一件大衣上看到過6種等級的貂皮。為什么某些制造商會如此費盡心機地造假?這位業內人士指出,因為貂皮原料好壞之間價格相差十分懸殊,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如果一張二三等的丹麥貂皮值40美元,那么,國產的一張貂皮可能不過2美元!
歐美上品貂皮憑什么那么貴?
同樣是人工養殖的貂,為什么歐美與國產貂皮的價格相差如此懸殊?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全球貂皮市場每年成交量達71億美金,歐美國家在貂的飼養技術、科研投入和營銷推廣方面都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以歐洲最大的貂皮生產國丹麥來說,這里的飼養場每個貂籠大小必須超過四五個貂身,貂的活動空間較大,平時它們吃的是活沙丁魚肉醬、水果,貂房內還要放音樂來調節貂的“心情”。貂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動物,生活舒適愉快,毛質也非常油亮。相比之下,河北、山東等地的養貂戶很多貂籠狹小,吃復合飼料、大白菜,因此,毛質遠不如歐美貂皮。
此外,丹麥等歐美國家在養貂的技術方面也十分先進,可以較為自如地控制貂的血統、產量甚至毛色,適應市場的需要。這些國家都有專業的毛皮拍賣行來進行營銷推廣,在這里,貂皮被嚴格地分成等級逐級拍賣,然后根據買家的購買數量估算最后的成品量,配送相應數量的封樣證明。“但是,證明上是不標明等級的。”這位業內人士說,“因此,有些國內皮草廠家在去歐洲‘拍皮子’時,只在拍六七等皮板的時候舉牌。”
皮草價格為何連年上漲?
最近三年以來,皮草價格持續上漲,今年哈爾濱市皮草價格平均上漲幅度達到了20%-40%。據業內人士介紹,歐美等國家皮草消費市場一直比較穩定,皮草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日韓經濟的復蘇。日本、韓國是亞洲兩個最大的皮草消費國,亞洲金融危機之前,日本年皮草銷量在12萬件左右,韓國約8萬件,亞洲金融危機后這兩大市場受到了嚴重打擊。隨著兩國經濟的復蘇,皮草銷量已逐年回升到以往高峰時的銷量。此外,由于俄羅斯近幾年經濟穩定,皮草銷量大增,從而導致國際皮草市場價格持續上漲。
據介紹,我國品牌皮草的生產基地大都在香港、廣州一帶,但哈爾濱市皮草價格卻要低于京、津等地,這主要是由于哈爾濱市房租、人員開支成本較低,而且冰城人比較喜愛皮草服飾,市場競爭激烈。以往,皮草的主要消費群體是35歲以上有經濟能力的中年女性,如今在哈爾濱市20歲左右的女孩穿皮草已經十分普遍。國際皮草市場價格的上漲給使用國產原料的生產廠家帶來了更大的盈利機會,“他們也水漲船高跟著漲價,然后再通過大折扣來吸引消費者。”業內人士說。
專業化造假手段難識別
12日下午,記者與一位業內人士一起走訪了哈爾濱市的皮草市場。在道外區南馬路、景陽街一帶,專業皮草商場鱗次櫛比,這些商家大都打出了“全場五八折”的促銷政策吸引消費者,中長裘皮大衣標價多在2.5萬元以上。在景陽街一家專賣店,店家的幾款大衣都打出了“實價”1.4萬元的牌子。但這位專家在察看一件毛質油亮的大衣時發現,只要用手輕輕一拂,有些毛針便會短暫地粘連在一起。他告訴記者,這也是一種常見的造假手段:“打油”,就是用發蠟增添毛皮的光亮。這種大衣摸過之后會覺得有些油膩,穿上這樣的大衣,隨著發蠟揮發、沾灰,很快就會失去光亮。
在某地下商業街,專家在看一款要價1.2萬元的皮草時,發現腋下、后背側面等處的毛皮感官與領子、前臉不一樣,對此營業員說:“那是燈光的事兒。”但專家確認,這是一種“混皮”手段,在腋下等不顯眼的地方配上質量較差的毛皮,經過處理后看起來差別不大,但隨著穿著日久,毛質的差異會越來越明顯,整件大衣就“花”了。
據市消協工作人員介紹,由于裘皮清洗發現的質量問題往往最終很難找到經銷廠商,這些皮草服飾大都購自攤床或小店,待翌年消費者發現問題時,這些地方往往已經改租、轉項或更名代理其他品牌。由于皮草價格昂貴,造價利潤空間極大,因此,廠家使用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非專業人士從外觀上來看很難辨別,消費者在購買這類大宗消費品時,還是應去經營多年的品牌大店更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