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天真的“大童裝”變了味
- 天氣漸冷,不少媽媽趁著元旦假期給孩子添衣加被。昨天在兒童用品商廈和一些外貿童裝小店好好兜了一圈,發現一度冷清的“大童服裝”如今漸漸豐富了起來,不再難覓蹤影。但是,隨之而來的“大童服裝”成人化傾向,卻又成了媽媽們的新煩惱。
一米三不再是個分界線
以往常聽人抱怨:十歲出頭的小孩子衣服最難買,特別是長到一米三、一米四的大兒童,因為童裝穿到他們身上嫌小,而成人衣服又嫌太大。但記者昨天在淮海路上的青少年用品商廈內詢問了多個柜臺,卻發現很多個品牌的童裝都能找到大尺碼,最大的尺碼甚至到了一米六。柜臺小姐告訴記者,早些年,大尺碼童裝因費工費料,且又歸屬童裝不可能賣高價,一些商家不愿生產,“但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加上小孩長得快、個頭兒大,凡是有品牌的差不多都有大尺碼”。
樣式成人化,童趣難保留
大童服裝不再難覓蹤影,但一些大童服裝在款式、裝飾上卻出現了成人化的傾向,這讓媽媽們在挑選時不得不慎之又慎。甚至還有個別路邊小店,將小尺碼的成人服裝混在童裝堆里出售,不由讓人望而卻步。
好好的袖子,卻被兩大段蕾絲隔得花里胡哨;粗尼布裙,外面套著一件艷麗的超短仿蛇皮裝;仿動物皮毛的背心上不僅釘滿了閃亮的珠片,還在胸口、手臂、背后都裝上了裝飾性拉鏈;普通的牛仔褲卻被挖出了多個裝飾性小孔,褲邊也被拉得毛毛絮絮……這些夸張的式樣和裝飾,使得原本應該質樸、天真的童裝“變了味”,孩子穿上活脫脫像個“小大人”。如今,這類成人化的款式和裝飾,在部分品牌童裝店鋪內并不少見,此外,在一些街邊打著“外貿”旗號的小店內,不少童裝上的繁復裝飾讓人頓感別扭。
適度時尚無妨,舒適安全第一
復興中路一家外貿童裝店內,做了多年外貿童裝生意的營業員告訴記者,真正的外貿童裝一般款式比較簡單,在舒適性、安全性方面考慮得比較多,而那些重裝飾、成人化的童裝,多半產自國內小廠家。家長在挑選時可要多個心眼,仔細鑒別。
“其實孩子并不喜歡穿大人的衣服,對于怎樣穿時尚又好看,他們有自己敏銳的審美觀”,作為一名多年從事服裝設計及研究的專業人士,設計師朱瓊道出了她對童裝成人化傾向的看法。朱瓊說,童裝設計得時尚一點、亮眼一點,借鑒一點成人服裝的元素,本無可厚非,“但一切都必須以舒適、安全為基準”,否則,不利于兒童的穿著舒適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