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豪:自主品牌打通新的“絲綢之路”
漢代張蹇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今天,中國的絲綢依然憑借特有的“東方魅力”行走國際市場。在2006年米蘭國際時裝周上,絲綢時裝代表中國服裝“秀”上T型臺。而將其推上國際頂級舞臺的是江蘇蘇豪國際集團股份公司,“蘇豪”作為中國服裝的八家代表品牌之一亮相國際時裝之都。
“以創新的名義再走‘絲綢之路’,樹立自主品牌,致力于中國絲綢文化與國際潮流的融合。在國際舞臺上,‘蘇豪’正走出一條強者之路。”蘇豪國際集團總經理余亦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鍛造中國絲綢外貿出口領軍品牌
在國際市場上,“SOHO”(蘇豪的商標)就是一張通行證,代表著品質,代表著信譽,代表著中國的絲綢。在國內,已有27年發展歷史的蘇豪集團,已是中國最大的繭絲綢進出口貿易公司之一、領軍品牌之一。2005年公司完成進出口主營業務7億多美元,其中出口超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在全國絲綢外貿行業名列第一。
“這一切都跟公司的品牌戰略密切相關。”余亦民說,“早在‘九五’末‘十五’初,我們就提出自主品牌建設戰略,創立了蘇豪(SOHO)品牌,成為江蘇最早實施品牌戰略的企業之一,并在幾十個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注冊登記和使用登記。目前,品牌建設已成為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戰略舉措。”
在蘇豪總部大樓一間不大的展廳里,展示著“蘇豪”的品牌之旅——1995年,蘇豪(SOHO)服裝被原外經貿委確定為全國首批33個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產品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和江蘇省重點名牌產品以及全國絲綢行業名牌產品;2005年,SOHO牌真絲服裝、雄蠶絲素庫緞和蠶絲被三個產品榮獲中國國際絲博會金獎,蘇豪(SOHO)牌桑蠶生絲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日前,蘇豪牌時尚家居服、雄蠶絲云錦領帶、桑葉茶等3項產品同時榮獲“2006年度全國絲綢產品創新金獎”。
創新打通國際市場大門
在蘇豪國際集團,有一個SOHO品牌創作室頗為引人注目。就在這里,每年1000多款新設計的服裝服飾走向國際舞臺。這里引進了與國際水平同步的服裝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設立了設備齊全的打樣車間,引進了多名優秀的服裝、面料、花型設計師,確保了“蘇豪”自主品牌的產品創新力。
依托上海跨國公司多、和國際時尚接近優勢而設立的上海花型設計中心,從小飾品研發開始,不到一年,就將400多萬美元的“SOHO”家紡產品打進歐洲市場。美國著名雜志《今日家紡》主編詹妮芬稱,“SOHO”家紡是她在中國看到的最能準確定位國際市場的原創時尚家紡之一。
“詹妮芬一番話道破了經濟全球化下的今天,蘇豪‘絲綢之路’的實質內涵。”蘇豪國際集團副總經理曾萬仲說:“是創新打通了‘蘇豪’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是自主品牌打通了新的‘絲綢之路’。”
記者了解到,蘇豪最近又在南京投資興建蘇豪商務研發中心和江蘇絲綢博物館項目,一期總投資2億元,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將成為推動其自主品牌建設的物質載體。
注入科技元素,做足做活蠶絲產業
“蘇豪以絲綢起家,要做絲綢產品系列,提高科技含量,而不是停留在做服裝的基礎上止步不前。隨著品牌價值的提升,蘇豪邁出了適度多元戰略。”余亦民向記者透露了“蘇豪”今后發展戰略。據了解,近年來,蘇豪充分利用蠶絲綢領域的優勢,對從育種、加工、貿易到絲類延伸產品的每個環節都注入科技元素。在蠶絲產業鏈中,蘇豪不久將擁有蠶種、人絲里子綢和人工皮膚3個自主創新頂尖產品。
該公司通過和日本專家6年多時間合作,成功培育出新一代蠶種,順利通過國家和省級新品種審定,并注冊“蘇豪”商標。這種蠶種不僅產量比普通蠶種高出兩成左右,而且蠶絲質量大幅提高。在蘇豪生命科學研發中心,原先用于絲綢生產的蠶絲,經過科研人員的妙手“變出”治療所需的皮膚,為皮膚燒傷后的植皮患者帶來福音。這一人工皮膚項目,取得了3項國家專利,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此外,該公司還和國外一家著名粘膠長絲里子綢廠家合作,一種頂級人絲里子綢面料不久也將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