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服裝巨頭紛紛內遷合肥
香港制衣巨頭不久將在肥大舉“招兵買馬”,5萬平米標準化廠服裝廠房昨日在肥正式開建,新年伊始,安徽成為中國服裝產業資本內遷首選之地的地位已經確立。安徽省服裝商會副會長葉梁分析:“長三角地區服裝資本的內地轉移,第一站就是安徽。”
服裝名牌紛紛來合肥
2006年9月下旬,在長沙舉行的首屆中部博覽會上,香港聯亞集團正式與合肥市簽約,投資億元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該集團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該基地建成后,將月產高檔女裝1200萬件,并全部出口美國。
昨天下午,祖籍安徽休寧的香港聯亞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建中在肥表示,從現在開始,聯亞將以優厚的福利待遇在肥招賢攬才,公司計劃2007年在肥招聘3000名員工,從車工到中高層管理人員。2009年,聯亞在合肥的服裝工業園建成后,將可吸收1萬多名服裝人才就業。
除了香港服裝巨頭,2006年12月22日,浙江太子龍(安徽)服裝生產基地和中國(合肥)服裝創新產業基地正式簽約,并成為首家正式入駐的企業;12月26日,香港“旗牌王羽絨服自動吊掛生產線”正式簽約入駐,在基地建設年產200萬件羽絨服生產基地……一批批東南沿海地區的知名品牌服裝企業接連來肥,簽約、進駐。
安徽成為首選之地
似乎一夜之間,中國服裝產業就掀起一股資本內遷的浪潮,這些服裝大鱷都選擇了安徽合肥。事實上,早在2006年年初,有關人士就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寧波、溫州等市甚至包括浙江全省,都在進行“騰籠換鳥”,鼓勵各類服裝企業外遷,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昨天上午,中國(合肥)服裝創新產業基地的5萬平米標準化廠房在合肥市瑤海區工業園內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系基地內規劃中的17萬平米服裝集中加工區的首期項目。預計整個基地建成后,將可年產中高檔服裝5000萬件(套)以上,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以上,出口創匯1億美元,稅收約3億元,并可解決2萬多勞動力就業。
皖人要打自己品牌
“對于勞動密集型的服裝加工業,安徽作為人力資源大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此外,再算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承東啟西的交通優勢。”葉梁副會長的觀點同樣也是眾多服裝企業看重安徽的原因。東南沿海服裝產業內遷給安徽服裝發展帶來了機遇,但我們必須在迎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產品,否則就難以真正讓服裝產業成為我省的支柱產業。
合肥一位政府官員悄悄透露:“產業基地剛剛開始建設,合肥服裝學校尚未畢業的學生已經被企業預定”;一位商人分析認為:“名牌服裝企業在合肥落戶,兩年之后將使合肥市場品牌服飾價格下降20%。”(夏漫紅王邦武孫超陳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