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企業 打造百年通宇——通宇控股集團構建和諧企業紀實
和諧企業,是企業立足商海、發展創新的必備條件。企業不和諧,反而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具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二年多,浙江的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七年多,而通宇已經有20多年的發展歷程。20多年來,通宇從十幾個人、幾千元的家庭作坊起步,從零部件起家、一個不出名的小廠,在當地第一個領到不帶紅五星公章的股份合作企業,現已發展八家子公司、五大產業、四大研究所和三大生產基地的科、工、貿、服務于一體的現代企業集團。到如今成為全國縫制設備骨干企業、浙江省優秀工業企業、臺州市重點工業企業。是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火炬計劃企業和浙江省優秀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出口創匯企業等多項榮譽, 2006年,企業的工業產值、銷售收 入、上繳稅收、產業拓展等再創歷史新高,提前35天完成全年各項指標,實現“十一·五”規劃第一年開門紅。
什么是和諧企業?用董事長的話說:一是企業發展的和諧,二是企業管理與經營的和諧,三是企業與員工的和諧,四是企業與市場的和諧,五是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等等。和諧企業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戰略舉措。
堅持以人為本,是通宇和諧發展的基礎
堅持以人為本,是構建和諧通宇的必備條件。員工是企業的細胞,只有強健的細胞才能保證機體的健康。公司堅持把員工的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努力為員工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力,是促進企業和諧、加速企業快速發展的有力保障。
和諧的勞動關系是構建和諧通宇的關鍵環節,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既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基礎和前提。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關系到企業和職工雙方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科學發展觀的落實,關系到通宇改革、發展、創新的大局。20多年來,通宇沒有發生過一次因勞資糾紛上訪事件,也沒有一次因勞資關系對簿公堂現象。2006年,公司的員工穩定率達98.2%,十年以上的員工穩定率達100%。大約87%的管理人員的工齡都超過了五年。
品保部副部長朱姜英從18歲的花季少女進廠,扎根通宇20多年,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工齡最長的員工之一。小學文化的她,先后在通宇做過儀表車床、磨床等工種,但她勤奮好學,公司就為她創造學習條件,送她參加有關技術培訓,使她進步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檢驗員,2001年提升為品保部副部長。家人曾幾次做她的思想工作,勸她回家經商,都被她說服。有一次,剛結過婚沒幾天,蜜月期間她就回到公司上班,引起了丈夫的強烈不滿,她就把丈夫帶到公司,讓他感受公司的工作環境和氣氛,結果丈夫不但不反對他辭職,自己卻放棄了經商,也來到通宇打工,做了一名維修師傅,自己的專長和所學派上了大用場,從此夫妻兩個一起在通宇比翼雙飛,他們還多次被公司同時評為優秀員工呢。采購部部長毛麗萍,家是浙江麗水人,大學畢業后只身一人來到通宇,總經理陳曉波象對待自己的親妹妹一樣照顧她、關心她,幫助她在臺州落戶、送她到清華大學培訓、為她介紹男朋友、幫助她張羅婚事,使毛麗萍深受感動,她視工作為事業、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家,一心一意把心撲在工作上,懷孕八個月的她還挺著大肚子上班,剛生過孩子二個月,孩子尚在哺乳期,她還是隔三岔五回公司上班,深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被評為路橋區黨代表和臺州市優秀工會干部等,她先后擔任過后勤保障部部長、工會副主席、團委書記、采購部部長等職,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經理人。成品倉庫管理員方春芳,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家里生活水平過得比歐洲人還好,但她還是舍不得離開工作了十幾年的通宇,象一頭勤懇的老黃牛一樣默默無聞的工作著,每天上班比別人來的早,下班比別人走的晚,遇到發貨時,就更晚了,有時午飯和晚飯連在一起吃。問起原因,答曰:“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也是人生最低谷的時候,董事長陳曉青曾經給過我許多次的幫助,使我擺脫了困境、戰勝了險境、走出了低谷。現在雖然我年紀大了、家庭也比較富裕,但我怎么也忘不了董事長曾給予的幫助。事實上,董事長象幫助我一樣,幫助過許多人,我們應該把余熱貢獻給通宇,同時也是貢獻給社會,讓通宇在去幫助更多的人。”
幾年來,通宇不斷加大對員工福利的提高,特別是員工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覆蓋率名列全市前矛,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表揚。二年以上的員工養老保險覆蓋率達100%,一線員工的工傷保險覆蓋率達100%。同時,通宇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制定和完善員工績效考核制度,加大向關鍵崗位和重要生產崗位的政策傾斜力度,積極推動人力資源的結構優化。全面強化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崗位培訓、繼續教育為重點,完善教育培訓網絡,通過全面整合和開發人力資源,為公司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公司規定新員工進廠,必須經過三級培訓,并經過嚴格的考試,取得合格證書后,才能上崗。在員工工作期間,公司進行不間斷的培訓,努力提高員工的文化知識和操作技能。公司規定每個星期一、三是固定培訓時間,按照培訓計劃,對員工進行分類培訓,使全體員工的培訓率達100%。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按照崗位分工不同,分別選送到有關高校進修、接受再教育,努力豐富員工的知識結構,提高員工的文化水平,提升管理的能力,使員工與公司和諧發展、共同發展。在此基礎上,通宇還積極組織、廣泛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爭當知識型員工”活動,深入推行了職工素質教育工程,開展以“愛崗敬業、爭當先進”為目標的多項勞動競賽和技能比武活動,與文明單位和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有機結合起來,開展知識競賽、體育運動會、文藝表演等活動,努力把員工培養成為既有業務技能、又有精神文化追求的新時代素質的職工,有效促進了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和諧型職工”的培育和形成。
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實現生產管理機制的和諧,是保證構建和諧企業的基礎。公司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職責明確、指揮有力、運轉順暢的管理體系,健全安全生產的制度保障體系,形成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方位全過程和諧有序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以此來規范、約束職工的安全作業行為;二是完善安全保證機制,突出以安全第一責任人為核心的安全保證作用;三是強化安全監督,嚴格實施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實行安全一票否決的獎懲機制;四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和激勵機制、培育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能力。只有在充分保證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構建和諧企業,因此,安全工作始終作為通宇重中之重的工作。20多年來,沒有發生過一次較大的安全事故,加工中心、特種機裝配車間實現安全生產零紀錄,有力的推進和諧企業建設。
常言說,家和萬事興,只有構建和諧企業,才能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和諧企業是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其發展的必然結果。構建和諧企業,還必須緊密結合企業的現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管理。按照公司法要求,企業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大會要各司其職,要名副其實。要進一步規范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大力推進“陽光”經營,依法經營,明確各方的責、權、利,理順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之間的關系。解決好公司內部上下、左右組織的關系,實現企業管理從能人管理到科學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新跨越。堅持以廠務公開為載體,進而架起領導與職工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橋梁,共建和諧企業。
優化市場服務,與合作伙伴和諧共贏
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產業大轉移為我們創造了龐大的市場空間,世界大約70%以上的縫紉機是中國制造的,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縫紉機生產大國,現在正在向生產強國邁進。20多年來,通宇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為內容,本著與合作伙伴“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宗旨,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產品銷往86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國內建有160多家銷售網點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
2005年,通宇成功地開展了“行萬里、訪百家”市場萬里行活動,目的就是想了解“我們研發的高端縫紉機是否能被國內服裝企業接受?”“歐美貿易摩擦對中國服裝業的影響”,以及“服裝界對國產縫紉機品牌的認知度”,和“使用過通宇縫紉機的企業對通宇縫紉機的質量和綜合評價”,這次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達到了貼近市場脈博、提升通宇制造、振興民族工業的目的;明確了發展方向;取得了編織上下共贏產業鏈的效果;推動了企業進一步快速健康發展。2006年是集團確定的市場服務年,公司先后在湖北、山東、天津、江蘇等全國各地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市場服務活動,與去年的“市場萬里行”呼應,形成延續性的市場服務體系,為市場提供更廣泛更優質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系統化的服務,包括售前的咨詢、調研、分析、方案設計和成套生產線的解決方案,同時根據客戶的需求,實行量身定做等,制造專業化的縫紉設備,幫助客觀培訓機修工,以及售后的工程安裝、設備調試、系統維護等全套專業水準的技術服務,把服務滲透到客戶需要的每一個環節,受到客戶的歡迎和信賴。在“心連心”真情互動走進市場活動期間,市場服務人員廣泛的深入市場第一線,走訪客戶的生產車間,聽取客戶的心聲,收集市場信息,現場為客戶提供咨詢、解決技術問題,受到廣大客戶的熱情接待和廣泛好評,為紡織上下共贏產業鏈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貢獻。
通宇縫紉機杭州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