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出口增勢未減 中外海關數據相差20%
- 2006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專家擔心可能引起更多新的貿易摩擦,令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喜憂參半。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1439.9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951.9億美元,增長28.9%;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488億美元,增長18.7%。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去年上半年因受2005年中美、中歐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影響,中國紡織業曾錯過部分訂單,但隨著下半年配額比較充足及價格逐漸合理,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訂單基本回流,出口歐美市場甚至出現單月超過40%~50%的增長。
曹新宇說,快速的增長也意味著可能遭遇更多的貿易摩擦。除了中國紡織品服裝集中出口的地區和國家可能采取反傾銷、特保等貿易救濟措施外,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歐盟將于今年6月1日開始全面實施的化學品管理新法規REACH,也都將影響到今年中國紡織品出口。
香港紡織商會總干事楊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尚有另一現象值得關注,去年歐美清關率與中國海關的簽證率有很大的出入,這有可能影響到今年出口歐美設限紡織品配額出現分配不公平的情況。
“例如出口歐盟5類套毛衫及出口美國的襪子,中國關于這兩者簽證率已達到100%,但據歐盟海關的數據,5類套毛衫清關率為88.8%,而美國海關顯示從中國進口襪子的清關率也只有80%左右,31個歐美設限類別中有不少類別雙方海關的統計數據出現20%到30%的差距。”楊炎說,“應該有少量已拿到簽證的紡織品在運往歐美的途中,但因為今年配額是根據企業去年出口業績分配的,也不排除有些企業為了保證今年的配額數據而故意浪費去年部分配額的可能。我們要求中國海關加強與歐盟及美國海關的數據互換,保證雙方數據對口,保證配額被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