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介紹(機械部分)<一>
針跡距
針跡是機針在縫料上刺出的蹤跡。針跡距是縫料上兩個相鄰針跡之間的距離。直向針跡距是在曲折縫中,平行于送料方向的投影距離;橫向針跡距是曲折縫中,垂直于送料方向的投影距離。
針間距
針間距:
是指多針縫紉機上兩根相鄰機針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外針間距:
是指多針縫紉機上最外邊的兩根機針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浮線
縫紉時,構成線跡的縫線不能與縫料緊密貼合。在縫料底面出現縫線沒有收緊而形成連續或不連續的環圈的現象,稱為毛巾狀浮線。
卡線
縫線在縫紉過程中被縫紉機的鉤線件卡住的現象。如在平縫機上卡線是指縫線被旋梭卡住的現象。
縫線起毛
縫線在縫紉過程中,由于縫線在過線件高速通過時,因過線件過線部位不光滑將縫線的部分纖維磨損,引起縫線纖維松散、縫線表面呈現單獨纖維外露的起毛現象。
線跡歪斜
直線縫紉時,線跡不平行于送料方向的現象;曲折縫紉時,一組線跡與相同的另一組線跡不相平行的現象。稱為線跡歪斜。
跳針
在縫紉時,由于鉤線機構不能勾住針線的線環,使線縫中不能形成完整的連續線跡,其中不連續的線跡被稱為跳針。
起皺
縫料被縫紉后,縫料在送料方向發生的皺縮,稱為起皺。縫料在垂直于送料方向發生的皺縮,稱為橫起皺。
扭曲
在縫紉時,由于縫線張力過大,使縫紉后的縫料出現卷曲不平的現象。
花紋失真
在繡花機花紋縫紉后,由于機器的控制器或機械的故障,使縫紉后的花紋與設定的花紋形狀不相符合的現象。
挑線機構
縫紉機在縫紉時,在形成線跡的過程中,起著輸送、回收針線并收緊線跡作用的機構。其分類為:
凸輪挑線機構。
由凸輪帶動挑線桿運動的機構。
連桿挑線機構:
由四連桿機構帶動挑線桿運動的機構。挑線桿是四連桿機構的連桿。
滑桿挑線機構:
由曲柄滑桿機構帶動挑線桿運動的機構。挑線桿是四連桿機構的導桿。
旋轉挑線機構:
由一個或兩個裝有挑線銷的園盤或其它形狀的構件,以旋轉運動進行挑線運動的機構。
針桿挑線機構:
由固接針桿上的過線或夾線裝置,或直接固裝于針桿的挑線桿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