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衣行業呼喚“蒙牛”品牌
保暖內衣:經營轉型
保暖內衣曾經是消費市場中的一個“沸點”型名詞,創造過眾多市場神話。相對前幾年的風云熱鬧,2006年的保暖內衣已經明顯沉寂了很多,電視、報紙等媒體上已經很難看到那些高密度的廣告了,而那些高明的營銷事件、新聞炒作似乎也已經成為往事,這當然意味著保暖內衣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顯然廠家已經沒有那么大的利潤空間來支撐高額的市場推廣費用,整個行業已經進入市場的衰退期。由于行業進入門檻低,而消費者也日漸成熟,保暖內衣的競爭最主要就體現在產品價格競爭上了,如今終端價格血拼已是非常的殘酷,幾十元一套的保暖衣已經成為市場主旋律。少數不參加價格戰的品牌也已經很難維持住自己的地位。當我們剔除掉“保暖”的概念點,保暖內衣已經不再擁有神話,淪落成為很平常的內衣產品。
2007年,保暖內衣行業整體將繼續衰落。早期保暖內衣營銷手法的本質是類似保健品等的操作模式,利用新產品的高利潤,用高投入來追求高回報,屬于一種賺快錢的短期行為,當行業的利潤率回歸到大眾產品的利潤時,行業就必然要進入衰退期了。
2007年的保暖內衣品牌大多會進行經營轉型,或者進入其他行業,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或者拓寬自身產品線,通過產品的延伸來增強終端的銷售力,比如推出內褲、背心、家居服產品等。為增強競爭力,穩住市場份額,還有一些保暖內衣企業則會在成本控制方面下足工夫,通過營銷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的控制,實打實的降低產品價格,來增強其價格競爭力。在去年,業內曾流傳有這樣的消息,為降低產品成本,一些實力廠家選擇以較低價格買斷上游供應商某些規格的棉紗,為企業作價格大戰打基礎。
2007年,一些新型面料將成為新的熱點,這在3月份即將舉行的南京全針會及上半年各廠家的招商會上將會體現出來。一些善于造勢的企業也許會利用這些新型面料再炮制出一些新的賣點,打造一種新的概念內衣。如今,人們對保暖內衣的界定已經越來越模糊,對于業內人士、消費者來說,厚的萊卡棉內衣甚至就已經等同于保暖內衣。保暖不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賣點,保暖內衣作為一個時代特定的名詞將會被逐漸淡化。在消費進步,消費者講求舒適的今天,厚重、拘束的保暖內衣甚至還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2007年,還有些保暖內衣品牌會通過商標授權、貼牌生產等方式進入其它服飾分支,發揮品牌余熱,為前幾年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品牌炒作的投入收回一些成本。
常規內衣:規模化、差異化取勝
常規內衣通常指秋冬的基礎內衣,現在的常規內衣和保暖內衣其實是沒什么明顯界限的。三槍、宜而爽、AB等傳統巨頭近幾年市場受新興起的內衣品牌沖擊不小。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常規內衣已經形成了江蘇無錫、山東青島、上海、浙江義烏、廣東汕頭等產業基地。由于整合了原材料、人才等資源,行業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常規內衣的款式變化有限,競爭最主要集中在面料、價格、品牌的競爭。
2007年,對于常規內衣企業來說,規模化、差異化取勝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企業要么就做大做強,以規模來造就優勢,要么就大膽進行創新,利用差異化的戰略來打開局面。
2007年,莫代爾、大豆纖維等將和棉料一樣,成為內衣中的主流產品面料。這些高科技產品經過幾年的時間驗證,通過工藝的不斷調整改進,如今應用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它們比棉產品穿著更舒適,擁有更好的手感,因為,在講究生活品質的今天,暢銷也會是必然的。甚至,以莫代爾原料等制成的內褲產品,也將是2007年的熱銷產品。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空調暖氣等讓人們離冬天越來越遙遠,舒適將成為選擇內衣的首選;所以,2007年,薄型內衣產品將走俏市場,比如廣東品牌歐莉婭已經打出了“薄型內衣專家”的口號。珊瑚絨、智能纖維產品等則有可能會成為行業新熱點。
無縫內衣:洗牌將繼續
2006年的無縫企業絕對不樂觀,由于行業進入門檻低,企業大規模的涌入,行業過度膨脹引發了無序競爭,價格戰非常的慘烈,盲目的明星代言等又導致很多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一些企業利潤嚴重下滑。2006年,浙江義烏很多無縫企業甚至被迫賣掉了自己的機器,退出這個行業。一些有前瞻性眼光的企業則選擇了進行產品延伸轉型,比如紫秀2005年底就開始隆重推廣其家居服項目,利用其在無縫行業形成的品牌優勢,向其他內衣領域進軍。
2007年,無縫內衣行業的洗牌將繼續,大浪淘沙,留下來將是一些具備一定生產規模、具備一定品牌意識、擁有自主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品牌形象較好的比較成熟的企業,經營不善的企業只能退出這片市場。而有些企業則會轉型專業從事外銷加工的工作。行業整體發展將會趨向理性,生存下來的企業將更加務實。
2007年,無縫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將進一步加強,比如無縫保暖、無縫家居等產品會日漸成熟。受市場競爭壓力的影響,浙江義烏、廣東汕頭等地無縫企業設計、營銷等專業人才缺口將會很大。
家居服:戰略調整
2006年的家居服很是火爆了一把,被一些媒體和企業炒熱了起來,進入家居服行業的品牌不少,但消費者對家居服的認識還有距離,家居服依然未能成為內衣行業中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