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股份:打響牛市收購戰的第一槍
- 隨著我國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結束,在全流通市場的今天,為了擴大產業規模,確立在行業中的領軍低位,抑或是為了并購上下游企業,以降低生產成本,上市公司之間的收購戰是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在股權分置改革前,收購大多是只能從非流通股入手,收購的行為只是收購方與被收購方的控股股東之間的“協議”。而股改之后,收購變得更加的容易,收購方可以繞過被收購方控股股東,而直接從二級市場購入流通股。
有報道稱,某省發改委日前向該省政府提交報告,就保持對省內重點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防止惡意收購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有趣的是,這份報告同時又提出要“走出去”,到外省收購相關行業的上下游企業,認為這是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方面在警惕別人收購自己的上市公司,而另一方面又在對別人的上市公司垂涎三尺。這種矛盾的心態恰好反應了當前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全流通時代,控股股東對收購與反收購的意識都空前增強,上市公司之間的收購戰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寶鋼收購八一鋼鐵(6.06,-0.04,-0.66%),欲成“鋼霸”,由此揭開國內鋼企并購大幕。
2007年1月16日,八一鋼鐵發布公告稱,寶鋼集團通過對八一鋼鐵集團以現金方式增資30億元的方式,取得八一鋼鐵69.61%股權,成為八一鋼鐵的控股股東。同時這也引發了市場對寶鋼收購下一目標的大討論,市場認為繼八一鋼鐵之后,馬鋼和太鋼是寶鋼鐘情的對象,而包鋼和邯鋼也是媒體流傳的寶鋼欲收購對象。
上市公司的收購戰引發鋼股上漲如日中天。
看看近期的鋼鐵板塊,就可以知道鋼股可謂是風光無限。由于受到收購消息的刺激,八一鋼鐵整體上升幅度極大,而由此引發其他鋼鐵股紛紛跟隨上漲,特別是具有被收購概念的個股,如周二的邯鄲鋼鐵(5.86,0.19,3.35%)和包鋼股份(4.18,-0.04,-0.95%),都出現巨大的漲幅。有市場評論認為,隨著國內整個鋼鐵企業之間的整合加速,這對整個鋼鐵行業將是一項重大“利好”。
鋼股集體沖高或將引起并購概念股爆發。
標準股份(7.45,0.25,3.47%)(600302):作為國內縫紉機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成為行業中眾多企業“虎視眈眈”的對象,而所謂的“收購戰”也開始逐漸在坊間傳開。前期承認一直有在縫紉機行業內進行橫向擴展意愿的中捷股份(9.4,-0.10,-1.05%),還承認存在增持一定數量標準股份的意向,與此同時,標準股份也發出公告否認公司將被中捷股份要約收購的傳言。但是這給投資者的感覺就是,并購并非空穴來風。后市中捷股份與標準股份之間是否會展開并購大戰和如何展開并購大戰,市場對此預期依然還是沸沸揚揚。
標準股份緣何被人“盯”上?其關鍵的因素在于公司優良的基本面。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工業縫紉機生產企業,連續7年獲行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公司新型產品雙針電腦機及電腦平縫機,被中縫協會科技委員會評為“行業科技項目技術創新獎”。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水平國際領先。而根據輕工業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縫制設備出口占國際貿易量的70%,國際貿易額的50%,真正成為世界縫制設備生產強國。公司作為國內縫紉機龍頭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未來前景十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