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印度是中國第十大貿易伙伴
根據最新的中國外貿統計數據,2006年印度首次成為中國的第十大貿易伙伴國家。
歐盟仍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去年中國與印度的雙邊貿易達到歷史最高記錄249億美元,超過兩年前設定的目標200億美元。
中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額增長25.3%,達到2723億美元。
去年與印度的貿易中,中國預期至少有40億美元的順差。2006年中國與印度貿易首次出現貿易順差,充分說明印度需要擴大對中國出口的產品。
當前,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移動電話、抗生素、煤炭、焦炭、紡織機器和零件。中國主要從印度進口鐵礦、鋼產品、初級塑料、氧化鋁和鉆石。
2005年1月-12月,印度-中國雙邊貿易額為187.1億美元,較2004年增長37.64%,2004年為135.9億美元。2000年雙邊貿易額為29.1億美元,2005年猛增至187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為45%。
兩個亞洲大國同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2005年雙方簽署協議,到2008年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200億美元。
印度在2006年成為中國的第十大貿易伙伴。中國總出口達到9691億美元,增長27.2%,進口增長20%,達到7916億美元。因此2006年中國有177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中國商務部官員指出,2005年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印度,2006年中國主席胡錦濤訪問印度,加強了中-印的貿易和經濟合作。
2006年底,中國與印度簽署的經濟技術合同金額達到70.12億美元,完成的金額為21.08億美元。
2004-06年中國在印度市場的項目金額達到56.16億美元。僅2006年,中國公司的項目合同就有32.98億美元。
當前,印度已經成為中國海外項目合約市場的主要市場之一。
中國與印度雙方的投資合作也在增長。到2006年底,中國商務部批準的或者在印度注冊的總金額為17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