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紡織工業聯盟:2007-08初步預算備忘錄
印度紡織服裝(T&C)工業在國內外市場的表現相當不錯。近幾年紡織工業現代化和能力建設方面的投資大幅提高,投資帶來積極作用在當前紡織工業的產能利用以及出口方面已經顯示出明顯的效果。
政府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稅收和關稅結構的合理化以及取消小企業(SSI) 的保留對紡織工業的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幫助紡織服裝工業取得巨大的競爭潛力,使其對工業生產、雇用率和出口做出經濟貢獻,政府還需要出臺更多的措施。
消費稅:
a). 當前,在從紗到服裝的紡織工業價值鏈中,天然纖維產品的消費稅是4%,人造纖維產品的消費稅是8%。紡織工業可以選擇繳納固定的消費稅和根據生產輸入上繳中央增至稅,或者不繳納消費稅。我們希望保留這項選擇權利,人造纖維產品的消費稅可以下調至4%。
B). 人造纖維當前的消費稅是8%。聚丙烯切變的消費稅是16%。由于大多制造廠選擇紡織產品的零稅率,因此,他們不能獲得中央增值稅信貸。我們要求人造纖維和聚丙烯切片的消費稅降至4%。
c). 燃料油成本已經非常高,緊隨石油價格上漲。燃料油是紡織工業的一項重要生產輸入,因為電力緊張,紡織工業普遍依賴于發電。因此,要求取消紡織服裝工業發電用燃料油16%的消費稅。
d). 印度紡織機器工業剛剛起步,有超過70%的機器都是進口的。機器的國內供應是紡織服裝工業增長潛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把所有紡織服裝生產用機器的消費稅從當前的16%降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