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商人談如何實現服企零庫存
2004年度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在20位候選人中,葉慶來并不是最突出的,但他是惟一一個來自服裝行業的。在服裝行業利潤日微的情況下,他將企業從溫州遷往上海,成為上海松江區的繳稅大戶,服裝做到零庫存。這位中等身材的老總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學徒出身的服裝老總
18歲開始當學徒,20歲獲得溫州服裝大獎賽設計獎,從裁縫起家,再到服裝廠、時裝公司創業
葉慶來,1967年出生,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研修班結業,報喜鳥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中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執委,上海市松江區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市松江區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松江區青年企業管理者協會副會長。
對于這一串傲人的稱謂,葉慶來說,最得意的還是他是服裝“專業”出身的,18歲開始當學徒,20歲那年獲得溫州服裝大獎賽設計獎。從裁縫開始,再到服裝廠、時裝公司,1996年的時候與另幾個志同道合的同行組成報喜鳥集團,再在1999年將集團中的寶鳥服飾遷往上海,專營集設計、生產、服務于一體的職業裝生產,以上海作為進一步擴大華東地區市場的踏板,完成了從一個溫州的全國名牌企業走向全球化的跨越。
葉慶來告訴記者,他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有專業背景的合格的職業經理人,由著這份背景,寶鳥服飾有限公司從2000年建立伊始,只用了短短的4年時間,就形成了占地規模100畝,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員工1000人,年產達30多萬套高級男女職業服的工業園,并把寶鳥公司打造成了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專業特色的OEM基地與職業服飾生產企業之一。
狠抓技術贏得先機
誰能在服裝行業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把握住方向,誰就能率先超越服裝業的市場周期制約,引領服飾發展的潮流。技術自立,企業方能自強
憑著專業背景,葉慶來狠抓技術創新,采取品質取勝的經營作風,使寶鳥雖為職業服飾領域的后起之秀卻能迅速崛起。用葉慶來的話來說,就是誰能在服裝行業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把握住方向,誰就能率先超越服裝業的市場周期制約,引領服飾發展的潮流,“技術自立企業方能自強”。
因此,寶鳥公司始終堅持以加強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優勢產品占領市場為宗旨。公司先后開發出“輕涼西服”、“條紋西服”系列。2004年,由葉慶來擔綱設計開發的“商務CEO全麻襯西服”一次性研制成功。其全麻襯制作工藝汲取歐洲西服的制作精髓,并與現代工藝相結合,參照東方人的體形特點精心制作而成,工序精益求精,剪裁精準流暢,形成西服“薄、輕、軟、新、挺”的最佳效果。
該西服工藝的研制成功,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并創下銷售佳績。同年10月,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喜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獎”。
借船出海結碩果
寶鳥公司已經相繼和英國瑪莎集團、意大利瑪佐托集團、LVMH集團等多家國際性大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
作為以加工高檔職業裝為主的企業,在國內服飾業生產能力過剩,內需相對不足,服裝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葉慶來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海外。
葉慶來對國際市場進行了大量分析和實地調研,最后與公司管理層提出了“借船出海”的市場發展戰略,積極開拓對外貿易。葉慶來介紹,公司充分發揮擁有的德國康基尼賽粘合機和德國杜克普、日本重機縫制流水線等國際一流生產裝備的優勢,匯聚一流的人才,把握國際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流行元素,不斷開發高品質產品,為一些國際大牌提供OEM(按品牌單位委托合同進行產品開發和制造,用品牌單位商標,由品牌單位銷售或經營的合作經營生產方式)服務。
葉慶來驕傲地告訴記者,通過長期聯系和洽談溝通,他們已經相繼和著名的國際企業———英國瑪莎集團、意大利瑪佐托集團、LVMH集團等多家國際性大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
2003年,瑪莎公司正式與上海寶鳥服飾公司簽訂了5.6萬多套的高檔服裝加工合同,由于寶鳥優質的品質與服務,2004年雙方合作飆升至12萬套。2004年公司銷售總額1億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5%,納稅金額近千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個百分點。作為一家已經被國外公司認可的服裝加工企業,葉慶來表示“我們的服裝能做到零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