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涇打造的“國際服裝機械”新引擎
上海作為中國服裝產業的核心和龍頭城市,在“長三角”都市圈形成中外多方服裝產業鏈聯合投資和共同發展的格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組織領導角色和橋梁作用,給周邊地區強大的輻射效應。
新崛起的上海服裝機械城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楓涇鎮不僅是上海的西南門戶,也是上海通達浙江、江蘇的重要口岸城鎮。以楓涇為圓心,200公里為半徑的范圍內,與蘇州、杭州、寧波、常熟、無錫緊密相連,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半小時”經濟圈和“一小時”經濟圈,是名副其實的“金三角”。項目所在地離上海市區僅40分鐘,虹橋機場30分鐘,浦東機場50分鐘。
得天獨厚的區域位置
楓涇處于“長三角”的心臟,交通十分便捷。自古以來,上海金山的楓涇鎮就是橫跨吳越兩地的交通要沖,如今總面積近100平方公里金山區楓涇鎮是國際大都市——上海的西南門戶。楓涇鎮地處滬浙之交,是中國南方諸多省市進入上海的第一站。滬杭鐵路、滬杭高速公路、亭楓高速公路、三二○國道、朱楓公路。此外,規劃中的輕軌鐵路R4線將從上海市區直通楓涇,構成了楓涇發達的交通樞紐。
眾所周知,金山區的南翼,有著名的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正在開發的上海化學工業區,未來的金山南翼必將成為具有國際規模的特大型的化工基地。經過多方論證,上海市政府決定將上海國際紡織、服裝機械城選址在金山區的楓涇鎮。如今,區域內的上海服裝城、上海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和楓涇物流中心,將協調發展,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最大、世界知名的服裝、紡織、服裝機械研發、展示、批發和物流中心。
據楓涇鎮負責人透露,作為滬浙閩經濟帶上的得要連接點,也是上海市政府確定的上海重點建設的“一城九鎮”之一,楓涇鎮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有雄厚的產業基礎,既有最為便捷的交通優勢,又有相對低廉的商務成本。有關方面推斷,未來的金山南翼上海的西南門戶,也一定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全國一流的紡織、服裝機械的產業基地和商貿大市場。
豐富的國際商貿資源
加入WTO五年來,上海服裝市場國際化、國際性趨勢日益明顯。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目前紡織服裝生產型和貿易企業已達數萬家,有著完備的紡織服裝產業鏈體系,經濟效益、技術水平、生產水準、品牌塑造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全球有1/3以上的名牌服裝都是上海制造的。
楓涇,曾為中國紡織名鎮,有“賣不完的楓涇布”之謂,如今這里的紡織、服裝機械產業已初具規模。按照上海“一城九鎮”新一輪發展規劃,楓涇的目標已經定位于上海的經濟強鎮。而其中最有力的“抓手”——上海國際服裝機械城目前已經建設竣工。
楓涇發展服裝和服裝機械是擁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的。在200公里范圍的楓涇范圍內有近4萬家服裝企業,目前楓涇有上百家服裝企業,服裝機械制造企業;周邊地區服裝整燙機械銷售量占全國市場的70%—80%。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認為,上海紡織、服裝機械城將成為國內大規模的集產業、物流、商貿、信息、展示、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縫紉機械、紡織機械與針織機械專業市場,為中國紡織、服裝機械行業提供了高層次的貿易與發展平臺和國際交流的對外窗口。
楓涇鎮是上海市“十五”規劃——“一城九鎮”中,唯一的商貿重鎮,現在已與斯里蘭卡、尼泊爾、柬埔寨、印度、老撾、越南、蒙古、孟加拉等多個國家簽定商貿合作協議,并與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建立戰略聯盟機構,傾力打造上海國際服裝面輔料貿易港。
目標直指全國乃至世界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國際紡織、服裝機械生產貿易區的這個新興園區,其目前招商勢頭十分火爆。上海國際紡織、服裝機械城先期建設的服裝機械市場從2003年底開始對外招商,一千二百多個商鋪已預磬,簽約客商涵蓋上海、浙江、江蘇的零件、整機、縫機、紡織、服機領域的生產商和經銷商。現在,這個國內最大規模的行業性專業展貿市場已初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