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設限 我國紡織服裝對外貿易政策走向分析
面對美國和歐盟的重重貿易限制,我國政府、商會也在積極尋求出路。業內專家于此間分析指出,政府對紡織行業的外貿政策指導應當分為短期和長期兩部分,從短期來看,如何積極應對美國和歐盟擬采取的特保措施,避免國內紡織企業的惡性競爭是當務之急,而這其中,行業自律是一項重要措施;從長期來看,則應當從治本入手,扶持品牌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遏制住我國出口紡織品量增價跌的勢頭,提升紡織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因此,規范無序競爭,推行行業自律;扶持品牌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應該是近期我國紡織品外貿政策的兩大走向。
--自律政策將更加趨于剛性從去年底開始,短短幾個月時間,商務部就出臺了數項自律政策。去年12月,商務部出臺八條措施,包括對中國紡織品出口加征關稅,引導企業有序出口、行業加強自律等。同時,對中國特別有競爭力的28項涉及到服裝紡織的產業限制固定資產投資,限制其生產能力的增長。今年3月1日起對部分紡織品實施出口自動許可管理政策。
而今年3月底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仍然明確表示,今后的一段時間里,對于特別有競爭力的產品,主要是中低端產品,政府一方面要尊重企業的發展權利,另一方面將適當地給予規范。
在本屆廣交會上,商務部外貿司司長魯建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為保證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市場的穩定,商務部正在研究出臺更為完善的行業自律措施,以鼓勵中國相關企業和行業的出口保持平穩增長。
在多項行業自律政策出臺之后,幾位商務部官員仍頻頻表示,要繼續出臺更為完善的行業自律措施,那么對于這一政策的走向我們不難預料。
行業自律需要做到既能讓企業自愿遵守,同時還帶有一定的剛性約束,要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雖然商務部出臺了一系列的自律政策,但今年前兩個月我國紡織品出口仍保持了很快的增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難猜測商務部為何還要繼續出臺還也自律措施。
那么,這些將要出臺的政策與前一段時間的自律政策相比會有何變化呢?中國紡織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認為,政策的走向應該是更加趨于剛性。特別是對一些“敏感商品”和“敏感市場”制定出更明確的、具有針對性的自我約束措施,以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另外,從企業角度來看,國內的紡織企業對政府出臺的行業自律措施也非常支持。企業表示,自律措施有利于整個紡織品服裝行業走向國際市場,企業愿意也能夠根據相關政策的指導進行自我調整。
廣交會上,業界還有著要提高出口關稅,降低出口退稅等自律措施的傳聞。對此,許多企業表示,這些可能出臺的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但整體上有利于行業的發展,企業是支持的,只是希望政策能盡快明朗,給企業一個調整的時間。
此外,有些企業提出,下半年政府可以依據今年前兩個月企業紡織品出口的實際,對美國擬設限的三種紡織品出口數量進行比例控制,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透露,相關部門也在考慮這一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