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市場將成為中國紡織服裝業國際化助推器
前不久,在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成立大會上,國內上百家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負責人匯聚廣州,就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如何走出去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并一致認為,專業市場應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走向國際的助推器。
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夏令敏認為,紡織專業市場的出現,是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必然產物。專業市場是技工貿結合的集中地,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必要組成部分。2005年,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實現了全行業1/5的銷售產值,一些知名紡織服裝市場已在國內外產生了影響力,在推動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中國絕大多數專業市場主要還封閉在國內,并沒有延伸到國際,產業鏈在全球市場沒有得到體現。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信息部總工程師魏福源說,中國加入WTO以來,結束了過去按照自己規則發展的時代,貿易壁壘、國際市場物價以及政策的變動等,都會對中國紡織專業市場產生影響。多邊貿易發展很復雜,雖然紡織配額取消了,但是貿易保護暗流并沒有減弱,而且從明處轉向暗處,勢頭越來越強。綠色貿易壁壘、技術標準對中國紡織企業是個深層次的考驗,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必須增強應對能力。
有著多年海外貿易經驗的香港羽崎時裝負責人潘煉基告訴記者,國際市場與中國市場有很大的差異。專業市場想要融入國際,了解異國需求是必要的,產品既要符合該國消費習慣,還應具有中國特色。據介紹,羽崎產品每次走出國門,都要提前半年到出口國做市場調研和交流。
與會者一致認為,紡織專業市場要想走向國際,就要研究未來國際市場貿易規則,同時管理經營也要與國際同步。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主任、國際貿易政策咨詢員李月印指出,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要想走出去,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一要研究國內產業發展趨勢、商業政策,包括中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的動向等。國際化并不是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而是要讓自己的品牌在國際上有認知度。要讓異國理解你的文化,你也要理解異國的文化,使產品符合異國的文化習慣。二要讓品牌名稱為異國民眾接受。要做到這一點,產品名稱發音和書寫十分重要。三要注重國外主流銷售渠道,如讓自己的產品進入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知名商業機構,就等于進入了國際市場。四要認真研究異國的政策,包括稅務、商業、進出口政策等,不要憑借個人經驗蠻干。五要學會利用網絡、服務機構等第三方資源,以縮短產品上市歷程,不要單打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