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華交會
9平方米的展區,竟然擺放了11塊“仿冒必究”警示牌。在昨天(1日)開幕的第17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現場,記者發現,許多參展企業都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記者了解到,本屆華交會依然十分重視保護參展企業的知識產權。在現場辦公的市知識產權局政策法規處的陸林輝告訴記者,往屆的華交會上偶有與侵犯知識產權相關的投訴,但受理后真正構成侵權的卻并不多,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參展企業開始重視保護自己的專利,同時也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參展商警惕性極高
在新國際博覽中心的W4館,記者看到一塊“已申請PCT國際專利,仿冒必究”的牌子。福州某居室用品公司展出的產品是儲物柜和儲物盒,在約9平方米的展區內,居然擺放有11塊警示牌,提示同行和參展的觀眾,不可以“克隆”他們產品的外觀、結構和圖案設計。
該展位的負責人曾先生介紹說,儲物柜這類產品的技術含量并不高,在結構、外觀和圖案方面的創意設計,是贏得客戶的關鍵。“一般的觀眾,我們都不允許他們打開儲物柜,察看內部的結構,”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該公司可謂小心翼翼,曾先生介紹,他們一般能憑經驗辨識出哪些觀眾是真正有意向的潛在買家,哪些是刺探“軍情”的同行,“展會現場擺出的樣品只是公司全部產品的一小部分,不少新品并沒有拿來在展會上露面”。
使用拍照手機被盯牢
在某柳編產品的展區,記者昨天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一位觀眾站在產品陳列架前舉著手機好像在發短信,該展區的一位工作人員立刻走過來,佯裝整理展品,用身體擋住了那位觀眾的手機。觀眾走后,這位工作人員才對記者解釋說,柳編制品的款式很容易被模仿,為了防止一些同行用帶有拍照功能的手機偷拍,他們對在展位前使用手機的觀眾都盯得很緊。
在服裝展館,一家服裝公司的展位前打出了“謝絕拍照”的告示。同一展館的另外一個大型服裝展位也禁止隨意拍照,該展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展位前的3個模特,其他衣服一律不能拍照。”據透露,以往他們在參加其他展會時,展品曾被人用數碼相機拍下后,依樣畫葫蘆大量仿制,企業也蒙受了很大損失,吃一塹,長一智,如今他們對展臺前的閃光燈異常敏感。
【數字華交會】
本屆華交會參展企業3522家,共組建14個交易團。設置服裝、家用紡織品、裝飾禮品、日用消費品4大展區,共5346個展位。開幕首日,華交會共成交1.7億美元,比上屆同期增長37%。
參展商品中獲得商務部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出口名牌和全國馳名商標有60余個;獲得省市名牌和省市馳名商標近700個;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生產的產品2萬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