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T舞動企業的季節旋律
許多服裝企業都各展其招,如加大營銷力度、招商力度、經銷商獎勵等等,但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高庫存和補貨難的問題,成效并不理想。品牌經營者對此不知所以然,束手無策。以致許多經營者認為高庫存這一問題是服裝企業不可改變的現狀,甚至被認為是服裝企業的惡性特征。服裝企業的庫存控制管理能力成為品牌經營者最為棘手、最為無所適從的難題。根據我們服裝企業的咨詢經驗認為,用IT來舞動服裝企業的季節旋律是該難題的解決方案之一。
服裝企業的瓶頸:高庫存VS補貨難
大部分的服裝企業都遇到庫存高和暢銷品補貨難的困境,受產品積壓影響甚至死在庫存上的服飾品牌數量越來越多。一方面,企業既要考慮快速迎合市場需求,又要保證企業的贏利性,盡可能減少斷款、斷色、斷碼現象出現。一方面又苦惱于商品的大量積壓,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盈利和發展,甚至導致品牌消亡。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是消費者需求變化快。由于服裝企業是高波動性、多季性、受時尚文化影響很大的行業,消費者的服飾品味和文化鑒賞力等時尚變異節奏也逐年加快,滯后的服裝企業產品開發和生產模式難以快速響應消費需求和市場的變化。
二是市場信息處理能力不足。對銷售及市場動態的信息采集、分析、歸納、共享處理能力和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營銷渠道信息資源的優勢沒有發揮。
三是企業的市場需求預測能力差。不準確的預測導致滯后的補單、補貨及生產速度、庫存的無序和持續的增加。
四是營銷和產品的命中率低。傳統的推動式營銷和賭博式產品開發的企劃模式,使產品難以迎合現時代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口味,而產生庫存。
五是供應鏈環節協同能力弱。傳統經營模式的供應鏈管理環節中,在開發、采購、生產、配送、銷售等環節的部門間不協調、從采購到產供銷無計劃、低知識含量的配送管理及運作,錯失了大量的市場銷售機會。
以上五個方面的問題最終在企業內部形成急需的原輔料難以采購、生產不及時,終端賣場上表現出來的就是配送不及時、嚴重的斷款、斷色、斷碼等暢銷品補貨難和滯銷產品不斷增加導致產品積壓。從深層來看,原因就是由于服裝企業消費市場需求變異節奏日益加快,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不確定性增強,而服裝企業的決策層對時尚趨勢的缺少時尚“感覺”、缺乏高效率的內部資源整合和與外部資源(如供應商、分銷商、代理商、承運商)的協作能力,導致企業無法快速響應市場,等到問題嚴重時經營者才感到的被動式管理的瓶頸現象。
季節主線的計劃管理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打破這種瓶頸,需要增強企業協同管理能力。在協同管理鏈中,將供應商、分銷商、客戶和其他業務合作伙伴納入系統中來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和知識的積累。更高的可視性和更易于訪問的實時信息大大提高供應鏈執行決策的預見性:大部分輸入信息可以從底層迅速傳遞到整個企業,更多的數據直接來自最終用戶,相關人員可以根據業務狀況的最新進展來檢查和調整有關信息,銷售代表能夠掌握最新的客戶信息以迅速更新需求預測,并逐漸做到支持客戶直接更新,購買方和銷售方有關產品季節性、促銷活動以及新產品發布等信息的共享,將進一步提高相關的效益,如更高的客戶服務水平和更低的供應鏈成本。對于服裝企業來說,這種協同管理鏈就是以季節為主線的計劃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