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大企業合縱連橫 小企業各尋出路
日前,紡織上市公司研究會成立大會在廈門召開,40多家紡織企業的高管與近70家投資機構的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發布的主題報告認為,今年起,紡織行業將由前期的快速增長步入平穩增長階段,盈利增速下降,內部優勝劣汰加劇,有獨特盈利能力或主動轉型的企業,才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雙重夾擊:原料上漲和本幣升值
紡織上市公司研究會的主題報告認為,紡織行業未來在原材料上的約束日益加劇。今年國內棉花產量為673萬噸,需求量卻為1200萬噸,缺口巨大,棉花價格將呈上揚態勢,化纖原料則因進口比重大,價格走向與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聯系密切。此外,紡織行業的“員工荒”也日益明顯,且勞動力成本每年都要上升10%左右,與國際同行的比較優勢日趨減弱。
報告還稱,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對行業的壓力逐漸增大,原先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行業利潤將減少72億元,隨著中美、中歐紡織貿易摩擦的加劇和競爭對手印度的迅速崛起,本幣升值對行業盈利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加。
華茂股份剛剛發布的年報也表示,目前“兩頭小中間大”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即一頭是棉花資源緊缺,中間是產能供過于求,另一頭是市場過度競爭。棉花、匯率、勞動力成本等因素都給紡織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風險,“相當長時期內我們將面對艱苦困境和嚴峻挑戰”。
三房巷(6.78,0.62,10.06%)日前也表示,如果未來人民幣保持堅挺或升值,則可能影響公司產品的外銷和收益,而棉價波動將影響公司生產成本和利潤水平。日益增大的環保要求,也給紡織企業的成本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