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服裝行業分析及07年趨勢報告發布
中國服裝協會近日發布了《2006年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2007年行業趨勢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分析了2006年服裝行業經濟運行整體情況,在此基礎上,就2007年行業趨勢進行了預測與分析。
《報告》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70.02億件,其中梭織服裝80.96億件,針織服裝88.64億件,與2005年同期相比分別提高了11.86%、12.48%和11.17%。產量增幅大幅回調,均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了約5個百分點。通過中國服裝協會對部分服裝行業產業集群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產業集群產量增幅保持在10%以內,少數集群甚至出現負增長。2006年全行業實際完成服裝產量512億件,比2005年增長10.11%,其中梭織服裝180億件,比2005年增長5.88%;針織服裝332億件,比2005年增長12.54%。
《報告》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年服裝行業完成投資占紡織行業總投資的42.11%,完成投資總額較2005年增加了46.67%,增幅較2005年略有回落。江西、河南、安徽、重慶、湖北、吉林幾個內陸省份投資相當活躍;江蘇、浙江、廣東、福建也都有超過平均增幅的高增速;山東省完成投資基本與2005年持平,但投資規模位居全國首位。與紡織行業相比,我國服裝行業投資中外資和港澳臺資占的比重較大,該兩項投資累計占總投資的30.90%,高于紡織行業的16.47%。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擴大了9.35%。2006年投資是一個技術改造型投資,企業為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加工質量水平而進行技改投入比重較大。2006年服裝行業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為26.27%,比2005年略降了0.5%。
《報告》指出,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進口16.97億美元,同比上升了5.5%。其中,梭織服裝及附件進口8.69億美元,同比上升了6.55%;針織服裝及附件7.17億美元,同比上升了3.11%。進口服裝消費約占我國服裝消費總額的1.5-1.8%。2006年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1470.85億美元,同比增長25.14%,占全國外貿出口總值的15.18%。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951.9億美元,占全部紡織品服裝出口的64.72%,占全國商品出口總額的9.82%,服裝出口266.22億件,同比分別上升28.9%和21.16%。其中,梭織服裝及附件出口437.24億美元和84.72億件,同比分別增長24.81%和13.95%;針織服裝及附件出口449.01億美元和181.51億件,同比分別增長45.44%和24.85%。
2006年,中國服裝行業進入了歷史性產業調整升級階段。產業資源開始進行流動重組,行業區域布局、企業梯度轉移日益明顯。隨著中國服裝消費市場格局悄然生變,出口格局發生轉變,國際競爭力面臨重塑。2006年,中國在服裝大國通往服裝強國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報告》還指出,2007年,中國服裝產業的縱深發展將為我國服裝產業格局、競爭力格局變化奠定基礎。近年來,隨著內需不斷擴大,價格指數持續上升,內需切切實實成為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原動力。國內企業成熟壯大、國際名牌蜂擁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對中國市場躍躍欲試,國內中小企業在夾縫中找尋生存之道。未來的中國服裝市場新一輪“洗牌”時代已經到來,而“洗牌”的孿生姐妹“市場細分”也將隨行而至。2007年,中國服裝市場必然好戲連臺,機遇和挑戰并存。2007年也是產業調整升級的關鍵年,產業的微妙變化都將對我國服裝產業的未來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作者 中國服裝協會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