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品轉口貿易遭遇“倒春寒”
近幾年,中國紡織品正常出口頻遭歐美設限的大棒,逼著國內許多紡企想盡招數破壁突圍。據業內人士觀察分析,進入2007年,中國紡織品出口之路荊棘叢生,即使通過第三國“改頭換貌”也難以通行。
印尼實施紡織品新政無錫是紡織品出口大市,今年元旦過后,該市多家紡織品貿易公司開始重新修正報價單,因為逃避歐美設限的主要渠道--借助印尼原產地證明進行轉口貿易的出口成本正在不斷上升。據了解,針對轉口貿易,印尼近期與美國簽署了防止紡織品和服裝非法轉口到美國的諒解備忘錄。印尼貿易部將原先負責核發原產地證明的193個單位,減少將近一半到85個,并增加了相關的單據證明。印尼貿易部外貿局長表示,2007年印尼還將更近一步遏制違規轉運行為。
最讓中國企業感到頭痛的是,印尼海關與美國進行了聯網,一件貨品是否真的從印尼出發運往美國,都在監控之下。而早前,我國不少貿易公司的做法是把裝滿紡織品的集裝箱運往新加坡后進行轉柜,然后使用由印尼貿易企業提供的來自印尼的紡織品原產地證明進入歐美市場。即使這些中國產品還沒有邁進印尼的門檻,已經悄然轉換了“國籍”,變成了印尼制造的紡織品,從而逃避歐美對中國的紡織品限制。
貿易企業打游擊戰據無錫一家紡織企業老總透露,有的產品在中國加工期間便打上了印尼制造的標簽,這樣出口起來更加方便。有些貿易企業之所以選擇印尼,是因為“獲得印尼的出口單據難度最小,只要印尼的合作伙伴去申領幾張表格即可,幾乎沒有成本,所以通過印尼轉口的報價最低。”
據悉,由于為中國提供轉口貿易單據這條途徑更容易賺錢,一些印尼的企業甚至關閉了加工廠,專門為中國企業提供各種單據,進行轉口貿易。現在經過印尼進行轉口,需要真的把產品繞道印尼出入一次海關,每個集裝箱將多花500美元~800美元,時間將延誤1個星期。于是,貿易公司開始轉移矛頭,把孟加拉等作為替代印尼的非法轉口基地。據悉,孟加拉輸出歐美的紡織品不受配額限制。
對于貿易企業的這種游擊戰術,國內紡企界人士不無擔心:現在歐美對中國紡織品非法轉口貿易的現象非常反感,因此監控中國紡織品轉口貿易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嚴。
此外,羅馬尼亞也曾是中國紡織品重要轉口貿易的中轉國。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出口到羅馬尼亞紡織品占出口總量的5%,而到了2006年,這一比重上升至20%,對保加利亞的出口也出現了類似的情形。而2007年,由于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了歐盟,這條轉口路徑被自然封閉。
紡織企業前途未卜雖然“非法”轉口貿易的花費隨著歐美的制約在水漲船高,但是與正規出口渠道的花費即購買國內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價格相比,還是廉價很多。
無錫一家紡織品企業的老總向筆者列舉了這樣的數字,印尼實施紡織品新政后,轉口印尼的成本上升,毛料西裝轉口印尼的成本為8美元/打,但是購買配額成本要53美元/打。相比之下,進行轉口貿易的優勢很明顯。隨著“非法”轉口貿易被歐美關注,真正獲得原產地證明,進行正規的轉口貿易就成為中國紡織企業的另一項選擇。
事實上歐盟的研究機構對于正規的轉口貿易同樣十分敏感,對于中國在海外投資辦廠,以及在海外進行部分產品工藝加工,是否屬于中國出口的紡織品問題上,也在進行著更加深入的研究。為此,中國紡織企業要破壁突圍還需動更多的腦筋,拿出更妙的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