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輸歐機電紡織或受阻化學品新規
歐盟化學品管理新法規——REACH法規已于近日通過最終投票表決,并將于2007年6月1日開始全面實施,該法規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將更多控制化學品風險的責任從管理部門轉到企業。
有消息指出,REACH法規實施后,我國每年數百億歐元的輸歐消費品、機電產品等將受到影響。而根據商務部和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的有關調查問卷結果表明,目前大部分企業還未為REACH注冊作任何準備。
中歐化工品貿易額年近200億美元
據了解,REACH新立法將對約3萬種常用化學品通過注冊、評估和許可這三個環節實施安全監控。商務部世貿司司長張向晨日前就REACH法規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根據該法規,任何在歐盟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化學品以及下游制成品中含有的化學物質生產或進口超過1噸/年的,企業必須向歐盟設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新主管機構注冊其生產的化學品,并列出其潛在危害。如果沒有數據證明產品的安全性,就不能進入歐盟市場。
根據海關統計,2005年中歐雙邊貿易額為2173.1億美元,其中化工品貿易額167.58億美元,涉及到32453家企業。其中出口79.76億美元,進口87.82億美元。2006年1~10月中歐化工品貿易額達到160億美元,預計全年將接近190億美元。所以,企業能否順利應對歐盟的REACH法規,對于保證中歐化學品貿易不受阻礙非常重要。
機電紡織等化學品下游行業將受影響
專家指出,REACH對中國產品的影響遠不止于化工領域。其內容不僅涉及化學物質及化學配制品,還包括含有化學成分的幾乎所有產品。除化工企業外,凡是用到化工產品的其它出口歐盟企業,只要涉及到的化學品超過1噸,同樣難逃REACH法規監管,這無疑將使我國從歐盟進口產品成本增加,嚴重影響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馬新征說,REACH法規的實施,必將對我出口歐盟的紡織品服裝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與影響。據中國第一紡織網自海關獲取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從歐洲進口染料、顏料及中間體的總金額為7000萬美元。
照此計算,如果法規正式實施,中國有關紡織企業將多支出加工成本3000萬元,而中國染料生產企業的成本也會上漲,因此,紡織品價格的上調也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