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配額分配再調整 三條措施嚴防業績注水
紡織品配額分配方法又有調整,昨日,輸美輸歐紡織品二次招標公告出臺。此舉意味著企業今后的出口實績將受到嚴密審核。
早些時候,深圳大量紡企虛報出口業績以套取配額事件曝光,此事迫使政府不得不再次對現有紡織品配額分配制度做出調整。
417家粵企出口異常
昨日,商務部公布了《2007年度輸歐、輸美紡織品第二次協議招標公告》。公告顯示,全國共有5241家企業具有輸歐、輸美紡織品第二次配額協議投標資格,其中有3862家企業具有對歐盟出口業績,有3234家企業具有對美國出口業績。
其中,廣東省有478家企業具有申請資質,其中輸歐企業263家,輸美企業397家,這一數字遠遠低于去年首次協議招標時的數字。相對比的,浙江資質企業達到1429家,江蘇資質企業也有1004家,此外,上海、山東資質企業數量也都位于廣東之前。
統計顯示,有626家企業被認為出口異常,其中廣東企業417家。第一紡織網的統計顯示,廣東深圳、四川成都、上海浦東、浙江嘉興和浙江杭州五個地區為出口業績異常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占總數的76.3%。
據悉,這些企業的出口實績都將被歸零。
三條措施
春節前,深圳紡織品出口虛增上百億事件曝光。深圳大量紡企通過做高賬面上的出口單價,希望套取2007年第二次分配的紡織服裝配額。因為現行的紡配分配方案正是依照企業上一年的出口實績,也即是出口總金額。但這種鼓勵高價出口的分配政策,并未考慮到企業虛報出口金額這一可能。
這一出口異常迫使政府不得不對現行分配方法做出調整。
昨日的公告就明確表示,將依據下述三條措施對企業的出口實績進行嚴格審核。
第一,沒有許可證申領記錄或中文許可證單價和英文許可證單價不一致的,該項出口將不被計入出口業績;
第二,中、英文許可證的單價一致,中國海關報關反饋數大于歐美海關清關反饋數,該項出口的業績按截至2007年2月25日的歐美海關清關反饋數計算;
第三,中、英文許可證的單價一致,中國海關報關反饋數小于或等于歐美海關清關反饋數,該項出口的業績按中國海關報關反饋數計算。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說,如果這三項措施嚴格執行,出口實績中的水分能夠被擠掉,這三條措施監控下的出口數字是真實可信的。而且這一措施操作上也較為容易。
早些時候,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醞釀采取價格區間的方法篩除做假企業。這一標準依據的是各類別的全國出口平均價,如果某企業的商品出口價高于這一類別的全國平均價兩倍以上,就需要提交材料證明其合理性,如果不能證明,該企業將被剝奪申領配額的資格。
紡配市價或將下調
早些時候,在紡織商會召開的三亞會議上,不少企業反映某些類別的協議招標價格制定偏高。企業呼吁商務部能夠在現行價格基礎上,將協議標價格下調20%。
不過,現在看來,商務部并沒有下調價格的打算。
汪前進說,兩次協議招標的價格還是合理的。不過眼下,由于第一次招標的配額已經基本用盡,而二次招標又尚未啟動,這直接導致目前紡織品配額青黃不接,市場價格高企。據悉,男士襯衫、男士褲子這些熱門類別,紡配市場價已經高出協議標價格5-10倍!
第一紡織網的數據顯示,近期配額價格一直持續上漲。有企業反映說,年初跟客人訂合同的時候一打褲子的價格是6美元左右,現在到了出貨的時候了,配額價格升到一打18元。
汪前進預計,待三月底二次招標完成,4月配額數下發后,紡配的市場價格才會有所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