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貿易摩擦中國紡織企業要正確應對投訴
紡企新配額時代以來,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的簽訂并未從源頭上消除國外紡織企業與中國紡企的貿易摩擦。與此同時,隨著國內消費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迅速應對國內外投訴和非正常投訴成為中國紡企必然發展要求。
昨日,由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主辦的第89屆中國針棉織品交易會暨中國國際針織紡織品博覽會在寧盛大開幕。在此次交易會“正確應對投訴”專題論壇上,國家質檢總局法律顧問、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理事王壽魁認為,中國紡織企業應該實現自己的“話語權”,應該像保護國內外消費者權益一樣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王壽魁表示,投訴的實質是索賠,非正常投訴的實質是無理索賠。面臨投訴,企業首先應分析形勢,核實情況,在事實認定后積極做出整改。但在惡意索賠和炒作引起的投訴危機面前,企業應對投訴危機所處潛伏期、爆發期、高潮期等某個階段作出快速判斷,留意收集證據,搶先與媒體溝通,要求政府相關部門主持公道。
“要建立投訴危機的預警、應對等一整套機制,設立級別,區別對待,做出迅速的反應,從而正確處理投訴與非正常投訴。”王壽魁還認為,只有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完善機制建設,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紡企的外部發展環境穩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