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布藝贈親朋都市白領新情趣
2007年春節期間,記者遇到一位過去的同事小米,他告訴記者,節前女朋友送給他一件特別的新年禮物——用縫紉機制作的布藝豬。布藝豬那粉嘟嘟的并戴著紅色的大領結可愛的樣子,著實令人喜歡。
近年來,彼此互贈這種布藝小禮物,已逐漸在都市年輕人中流行,并成為另一種時尚。過去那些從不知道縫紉機為何物的時尚青年,如今卻能坐在縫紉機前笨手笨腳地自己做布藝,這體現了這一類年輕人對反璞歸真生活的向往。
利用春節長假,記者在朋友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學習縫紉技術的地方。這是一家專門經營多功能縫紉機的商店,除了出售各種型號的縫紉機,店里還掛滿了學員的布藝作品。小米介紹,他女朋友每周都來這里上一次課,回去就用各種零頭布練習,作品完成后,心里總是充滿成就感。店主表示,現在報名學縫紉的人很多,有不少是年輕的小白領,平時工作忙,業余時間學學縫紉,做做衣服或家居用品,在放松精神的同時也學到了手藝,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傳統“女紅”,現代時尚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使用縫紉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技藝,但到80年代后期,隨著國內服裝產業的空前發展,中國歷史上從未真正解決過的穿衣難題,也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居家過日子,人家再也不必為了將一塊布料變成一件衣服而發愁了,人們不再以“針線活如何”來衡量一位女性的基本“天資”了。
數千年來,關于中國女性的傳統認識,早在古代就已形成——“女紅”就是對女子從事的縫紉、紡織、刺繡等手工活的特殊名詞。從前的媒人替人說親,總不忘將女方的女紅技藝夸獎一番,以博得男方長輩的好感,而且擁有一手出色的女紅技藝,也的確是女性得以自豪的資本。可見在過去,女紅就成了女子們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藝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很多女孩子早巳不知道縫紉機怎么使用,因服裝廠生產的如衣服、手袋、玩偶、家居布藝等產品都很豐富,而且成本很低,手工縫紉失去了“自給自足”的必要,因此,縫紉機就從人們的家庭生活中消失了。
現代多功能家用縫紉機的問世更新了傳統縫紉技術,讓拼布繡花成為一種時尚。現在,時尚縫藝已經走進人們生活,成為工作之余的休閑新方式,打造個性生活的新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