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消費增長成紡織服裝業"救星"
-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勞動力成本加大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紡織服裝行業利潤增長速度下降,出口增速放緩,國內消費逐漸成為拉動行業增長的主要因素。
全行業增速下降
作為我國傳統行業,紡織服裝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但該行業產品附加值低、出口依存度大、行業整體盈利水平較低的問題一直存在。
對于未來發展,業內人士指出,紡織服裝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這是無疑問的,但由于整個外部環境都是“負面的”——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勞動力及原料成本提高、環保壓力加大等,受這些因素“拖累”,紡織服裝整個行業增長速度開始下降。
固定資產投資速度在下降。國泰君安證券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2006年紡織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30億元,同比增長21%,較上年度下降近17個百分點,且連續四個月低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意味著行業進入結構調整階段。
行業利潤增幅在下降。國泰君安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4199億元,利潤總額8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33%和27.96%,分別較上年度下降約5個和8個百分點,行業利潤增幅已連續6個月下降,月度數據向下波動更為顯著。
出口增速也在下降。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國紡織紗線出口共78.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1%,服裝及配飾出口共15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2%。盡管數據可能仍然存在“虛增”成分,但能夠確定的是,1-2月的增速與以往相比在下降,紡織服裝業依靠出口帶動增長日益困難。
行業洗牌加劇
紡織行業上市公司黑牡丹(600510)3月15日公布2007年一季度業績預警公告,預計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可能下調幅度超過50%。
然而,七匹狼(002029)近日則發布了業績預增預告,預計2006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0%-60%。其他一些已經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如宜科科技(002036)、華茂股份(000572)等業績也相對不錯。
同行業內公司業績的“天壤之別”似乎在業界的預計范圍之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紡織服裝行業由于進入門檻低,同時競爭比較激烈,利潤分化的情況“一直存在并且會繼續下去”。銀河證券研究員魏杰也表示,有些紡織服裝企業在長期的“摸爬滾打”中,培養出了很強的競爭能力,一旦看準了某個市場機會,就能夠“脫穎而出”,而這個“機會”包括內部競爭和外部環境的惡化。
東方證券研究員施紅梅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她認為,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的下降等外部環境的改變對紡織品服裝行業來說是一個負面影響,但也會迎來行業的“反擊”——行業整合。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行業洗牌加劇,加速洗牌過程中,劣勢企業被迫退出,同時也提供了并購、行業整合的機會,產能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大環境將比以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