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國人必須穿國服? 余秋雨:不該是行政命令
正當奧運會贊助商恒源祥有限公司全球征集國服設計方案之際,國內關于國服的討論也是如火如荼,雖然大家意見不同,但是對于國服的關注和熱情卻是有目共睹的,正如恒源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瑞旗所說,對于國服的討論正是讓國服概念深入人心的過程。近日,著名學者余秋雨就"國服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余秋雨在自己的博客中把"國服"問題作為"對四個重大問題的緊急回答"提出來的,他稱"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小,其實很大,牽涉到文明啟蒙,因此需要趕緊發言。"
余秋雨在博客中寫道,有人說:"平日可以隨便,國家的重大場合應該穿國服啊!"我的回答是:對于一個民主、自由、文明的國家來說,真正的重大場合,必須是廣大民眾正常生態的愉悅匯聚,一旦強制,就不重大。對我來說,如果有一個"重大活動"規定我必須與別人穿同一種服裝,我必然拒絕參加。現在有些活動要求穿"正裝",這是合理的,那只是提倡一種禮貌,所謂"正裝"的范圍很寬,男性穿西裝、中山裝、對襟裝、繡花傳統服裝都可以,女性的范圍就更大了。
現在大家在生活中穿西裝,是圖它一個方便,完全不存在任何叛國的民族意識,這與戴手表、戴眼鏡是一樣的。只有深入國際,了解其他各國文明,才知道中華文明的價值。一切形式主義的狹隘舉動,極端主義的嘩眾取寵,反而表現出了對祖國文化的不自信。
二十幾年前,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一大批中國文人寫文章要求驅逐西裝和牛仔褲,而且把服裝問題納入了"批判資產階級自由化"和"清除精神污染"的政治運動之中。記得他們寫得最"漂亮"的文章是:"帝國主義過去把我們叫作豬仔,現在要我們穿牛仔,今后一定會把我們叫做羊仔、驢仔!"對于穿西裝的問題他們更激動,說"我們身為中國人,強烈要求穿屈原、李白、岳飛穿過的服裝!"但是他們又不主張穿孫中山的那種紐扣很多的中山服,說到底是要恢復"文革衣冠"。
當然,我還必須興高采烈地展望:如果有哪些服裝設計師能夠把中國傳統服裝的審美元素運用到現代的生活著裝上,并受到民眾的歡迎,實在是一大好事,因為這就增加了人們選擇的機會。如果有的機關、學校選擇了民族氣息的工作裝和校服,大家也會高興。但是,這是一種可愛的審美設計比賽,而不是一種專制的行政命令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