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業正在燃起“奢侈”革命的風潮
歐陽坤介紹,由于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第四大奢侈品消費大國,而且按照每年15%的消費速度增長。他認為,中國在將來會成為亞洲的奢侈品消費中心。
“但并不是所有的奢侈品商都會選擇在中國生產自己的產品,至少例如游艇、汽車和私人飛機等具有高科技技術的品牌肯定不會在短期內實現中國制造。”歐陽坤解釋,奢侈品選擇中國生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由于目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法規仍有待完善,奢侈品商們不會考慮把所有技術都轉移到中國。
而作為消費類奢侈品品牌商而言,為了滿足如此之大的需求,國際奢侈品商們不可能再選擇把他們的產品成批地從海外運進中國,而更多的嘗試是將產品設計師派遣到中國,同時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的模式。
這種模式除了縮減了國際奢侈品商們的公司利潤外,同時也在中國服裝生產制造領域悄然掀起一場革命。目前,不少國外品牌上標出的“中國制造”已經是本土的授權生產商在運作這個牌子。
而部分對中國制造產業熟知的奢侈品商,也開始將品牌的設計、生產、采購和供應鏈管理交給當地生產商完成。從面料、設計到國內的營銷網絡,都是國內企業操作。
“現在,雖然我們還沒有擺脫貼牌生產的局面,但是也已經推出了自有品牌,同樣是按照國際奢侈品對產品質量的做工要求。”一位浙江地區的授權生產商表示,由于長時間和國際奢侈品商接觸的關系,得到了許多奢侈品品牌經營的思路,并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雙方逐漸展開更深的合作。
“以前國內生產商制造服裝時,更多的模式是奢侈品公司方面的設計師單方面設計好圖紙,并確定原料材質后,由公司的經理把樣品運給國內的生產商,在國內進行簡單的拷貝。”該授權生產商告訴記者,現在的模式則是生產商還可以負責產品開發的任務,在奢侈品商確定了思路后,本土生產商按照思路去尋找可能用的上的面料,并自主設計并打版,做好樣品后交由奢侈品商的產品管理團隊,最后經雙方統一后,下訂單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