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禁售令實施 網上貿易仍盛行
3月下旬,俄羅斯迎來“中國年”,然而令人尷尬的是,4月1日,俄羅斯禁售令正式起效,法規中關于禁止外國人從事零售業的條款意味著他們隨時可能被驅逐,面臨停業、回國或另尋出路等抉擇。即便如此,中國商人還是不愿意放棄在俄羅斯的市場。
除了在七浦路商場做服裝批發之外,鄭征的另外一個角色是多家EBAY、淘寶網店的店主,從2004年開始,他就專做俄羅斯男裝生意,平均每個月的收入在2-3萬元,“俄國人做生意只要簽約后,以TT直接電匯較普遍,并要求準時出貨,很少開L/C。”
4月1日,俄羅斯不允許外國人在當地從事零售生意,更多不愿放棄俄市場的中國商人跟鄭征一樣通過網絡經營的方式贏得商機。據介紹,在我國對俄出口貨物中,傳統產品約占60%以上,主要集中在玩具、體育用品、紡織品等,產品大多屬中低檔次。由于產品檔次不高,賣價也不高,壓縮了利潤空間,“我們的中檔服裝在價格上比歐美產的存在較大競爭力,生存空間無限。”除了在質量、價格上有優勢外,鄭征坦言,良好的售后服務也是建立信用的一大條件。
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部分中國企業正通過網絡在俄尋找有一定實力,資信較好的客商作為代理商,逐步從網上直銷式過渡為批發商。有企業負責人表示,待條件成熟之后,考慮在俄設立正規的公司,招收俄當地的員工,利用當地的關系進行財稅、商檢、報關、儲運和貿易推廣活動,實行本土化管理。這樣,讓俄羅斯人處理本土事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