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舉起快樂工作大旗
對于服裝工廠一線的工人來說,讓他們愛上自己每天機械重復的工作無疑是老板的一相情愿;而對于時裝設計師來說,經過若干環節生產出來的成品最大程度地尊重他們的創意似乎也并非易事。不過,卻也偏有企業要作這樣的“螳臂當車”之舉,“我們就是要通過提升設備的性能來改善工人的工作強度,讓他們工作起來更加容易和輕松。我們的目的,是讓工人們能愛上他們自己的工作。”日前,法國力克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說這番話的背景,是力克最近推出了一系列新品,這些新品的最大賣點無不沖著這個目的而去。精確、高效、超快、智能等這樣一些在產品介紹中隨處可見的詞匯,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力克公司在提高產品性能、最大程度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的用心良苦。
新品推出
3月23日,在上海舉行的“力克2007年亞太區客戶會議”上,力克幾乎用了95%以上的時間來介紹公司推出的新產品,間或穿插的時裝表演也似乎只是為了跟產品的某個功能相映襯。
在客戶會議上推介的這些新品,橫跨了裁剪、打板、設計、管理等多個領域,幾乎代表了力克最新的科技成果。
第七代Vector自動化多層裁剪系統是力克在此次會議上重點推介的產品之一,它的出現讓在場的客戶眼前一亮。隨著時尚業的競爭日益加劇,服裝品牌零售商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是,他們需要不斷推出新的產品系列迎合消費者的期望,但同時他們也面臨著新的壓力,即如何在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方面發揮高科技設備的最佳功效,同時降低產品成本并提高工藝靈活性。實際上這是幾個方面的矛盾體,真正要使這個矛盾體得到融合并不容易。力克方面認為第七代Vector自動化多層裁剪系統的出現或許能打破這塊堅冰。
力克首席執行官Danial Harari對它的評價是:“新一代Vector在裁剪速度、質量和可靠性方面設置了新的標準,它代表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技術飛躍。”他說,為了開發這個產品,公司投資了120萬歐元的研發費用。
據了解,新一代Vector的制造過程更趨合理,其高性能裁頭最高轉速可達7200轉/分,在推進面料的同時能同步進行裁片裁剪,生產效率較之常規自動裁剪設備提高了15-20%。
為避免出錯,該系統的操作軟件已重新經過設計,這樣,即使是一個不熟練的操作工也可以在接受最簡單的培訓后操作該系統。而且,由于系統可以定制,界面有20多種語言選擇,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現在,我們可以用同樣多的原材料生產出更多裁剪質量優異的服裝,而且整個操作過程變得更簡單和輕松。”意大利男裝品牌Textura的生產經理Marino Buonavita說,該公司是力克的合作伙伴,已對新的解決方案進行了數月的測試。
此外被力克重點推介的還有Modaris 3D Fit(三維試衣系統)和Kaledo 3D Trend。前者是一個先進的虛擬原型樣品制作解決方案,設計師可在三維虛擬模型上模擬布料、顏色、裝飾和輔件,能在早期就開發出精確的產品技術規格,從而加快決策過程和產品上市時間。后者是專為時裝設計隊伍而設計的,它是一套功能完整的模塊化產品。通俗一點說,設計師只要輕點鼠標即可創建出新的款式,并可迅速測試款式、色彩和布料的組合并按產品線或主題創建產品說明。
綜觀這些產品,方便、高效、提速、提高生產力和高度靈活性等是其共同的特點,這也正順應了這個行業時下正流行的“向設備要效率”的趨勢。
高附加值
當然,這些新品的價格都不菲。如果參會的客戶有人對力克產品有異議的話,這或許是異議最大的。
力克方面也承認,力克的產品價格往往比國內其他同類產品要高一到兩倍左右。這或許也意味著,力克的產品暫時只能在國內有資金實力的大型服裝企業里流通,而那些數量眾多正在冉冉上升的服裝中小型企業還只能望其興嘆。
不過,力克似乎絲毫沒有要順應“潮流”降低其價格的意愿。力克首席執行官Danial Harari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態說,力克將堅守價格陣線,不管競爭對手采取怎樣的方式,他們是決不會降價的。Danial Harari說,力克確實比較“貴”,但是客戶可以從節省的時間、材料等成本上把初期的設備成本抵消掉,而在后期,客戶將享受到力克產品所帶來的實惠。Danial Harari甚至很有自信地建議:“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那么就買力克的產品吧。”
Danial Harari還說,他們現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產品的研發上,投在上面的成本一年超過了2700萬歐元,是競爭對手的五倍還多。
重研發的這種策略推動了力克在中國市場的進展。據了解,力克去年在中國市場的營銷額是2.7億美元,比前年增長了65%。力克今年計劃在中國的營銷額達到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