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退稅率調整:中國式退稅的WTO非國民待遇
3月29日,杭州金逸蒙紡織時裝廠廠長胡以兵長長地舒了口氣,中國紡織進出口商會針對4月15日服裝行業出口退稅率下調的消息特別做出了澄清,表示目前國家尚沒有做出對服裝出口退稅率調整的計劃。
但是胡以兵依然無法真正放心下來:“大家都預測服裝出口退稅率下調是早晚的事情,比例最多可能達到4%,而我的工廠現在利潤率也不過3%而已。這個行業的平均利潤也就是2%~5%之間,如果出口退稅下調,估計要倒掉一批工廠。”
反傾銷,如打翻了的多米諾骨牌,將這些骨牌串聯起來的,是一個在國際社會日益嚴重的借口:中國商品,享受了國家的諸多扶持和補貼。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例如賦稅。
在WTO的框架下,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美國和歐盟以及其他一些地區國家,采取的是完全退稅政策,而中國的許多企業享受的卻是部分退稅政策,從這個角度講,中國企業承擔了更多的賦稅成本,與歐美祭起反傾銷大旗所依據的中國企業享受了稅收補貼正好相反。
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咨詢部主任馮軍認為,這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不公平的,這才是中國企業在WTO框架下的“非國民待遇”,而且隨著這一輪出口退稅率的進一步下調,這種不公平正在加劇。
中國式退稅
3月底,有關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消息源源不斷:
3月30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出,“涉及五個稅號的鉻鹽和松節油及其粗制品出口退稅將從4月1日起取消”;
3月27日,服裝行業傳出4月15日開始出口退稅率將從13%下調至11%;同日,箱包、玩具、鞋行業也傳出退稅率也將下調的消息,具體調整幅度未定;
3月28日,國家發改委運行局建材處處長呂桂新透露,發改委計劃進一步下調水泥出口退稅率或取消水泥熟料出口退稅政策。此外,涉及建議取消出口退稅的產品包括部分鋼材、銅、鎳等部分賤金屬產品;建議降低出口退稅率的產品包括肥料、陶瓷、技術制品、輕紡產品等。
中國出口企業目前到底要征哪些稅?退(免)的是哪些稅?如今下調或者取消的又是哪些稅?根據WTO研究中心研究員、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教授徐夏的介紹,中國目前的出口退稅方式主要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不免稅不退稅,這主要針對稅法限制或禁止出口的貨物,包括原油、糖、天然牛黃、麝香、白銀等。第二種是免稅不退稅,主要適用于來料加工復出口的貨物和列入免稅項目的貨物。
第三種是先征后退,“指貨物在出口前,應照章繳納從原材料到產成品銷售各個環節的增值稅和生產環節的消費稅,待貨物報關出口后,憑出口報關單等憑證,按月向稅務部門辦理退還已納稅款。”這適用于外貿企業收購貨物出口或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貨物。
第四種是“免、抵、退”,適用這類政策的是有出口經營權的各類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貨物。“免、抵、退”都是針對增值稅而言。“免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征銷售環節的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以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稅是出口企業當月內抵頂的進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免稅。”
按照這樣的方式劃分,第三和第四種類型是退(免)稅的重點,對象是外貿企業和具有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征收的范圍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退稅的范圍就生產型企業而言,以增值稅為主;就外貿企業而言,則包括消費稅和增值稅。現在一系列出口退稅率的下調針對的是從原材料到產成品銷售各個環節的增值稅,因而受影響最大的亦是生產型企業。
至于出口退稅率,目前我國分為幾個層次:第一類是完全退稅,即“征17退17”,退還所有增值稅,這包括船舶、數控機床、航天航空器、印刷電路、鐵道機車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品。2006年9月,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重大技術裝備、部分IT產品和生物醫藥產品以及部分國家產業政策鼓勵出口的高科技產品等,出口退稅率由13%提高到17%,成為完全退稅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