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紡織服裝行業印證經濟形勢有回轉趨勢
2006年,意大利紡織服裝業的經濟形勢有所回轉。在連續四年營業額呈下降態勢之后,去年營業額首度出現了1.8%的上升。由于2006年最后兩個月的出口增長了15%,專業協會SMI-ATI((Federazione Imprese Tessilie Moda Italiane)的專家預計這種喜人勢頭還將得以鞏固。該行業的投資也呈現出上升趨勢。紡織業界將投資主要集中于創新、品牌服裝企業、流通以及新型機械設備方面。
意大利紡織服裝行業有從業人員522000人,占工業總生產的7.5%,占出口總量的9%,占外貿利潤總量的25%,由此可見,它在整體經濟中仍然占據重要地位。但是,在2006年紡織服裝業回轉大趨勢下,各分支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紡織方面,絲織廠和高檔羊毛面料織造廠在生產和出口上都勢頭強勁。但棉紡廠和麻紡廠的情況卻沒有起色。專業協會SMI-ATI的會長Paolo Zegna先生評論說:“由于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的競爭,這些分支行業困難重重。” Zegna先生沒有給出高端制造在整個制造業中所占份額的具體數字。但在過去的5年中,有10500家企業倒閉,這不得不讓中低端的廠商憂心忡忡。意大利服裝業的營業額從2000年開始縮減了五分之一。
SMI-ATI經濟部總監Giuseppe Schirone也確信這種回升趨勢:“我們覺得2007年的生產會比過去的一年更加旺盛,2%以上。”去年,國內消費已經增長了4.5%,根據今年第一次交易會的情況來看,發展趨勢將更加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