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服裝產業煥發生機
隨著沿海地區土地、勞動力、能源等基本要素供給趨緊,我國紡織和服裝產業正在從勞動力、土地和能源成本較高的東部向中部轉移,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等臨近東部的幾個主要省份已經開始承接這種轉移。
為了解湖南省縫制機械產銷現狀以及該地區服裝市場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與會員企業的溝通和聯絡,6月27-30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王承康副理事長一行對湖南地區的服裝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考察。
湖南省服裝產業概況
湖南省地處我國中南部,長江中游,是連接東部沿海省與西部內陸省的橋梁地帶。全省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萬,聚居了幾十個少數民族。這樣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分布狀況,決定了湖南服飾文化的多姿多彩。湖南的服飾文化歷史悠久。史書記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曾在湖南株洲“織麻為布,制作衣裳”,湖南某種程度上是中華服飾文化之源。九十年代初,“湘派”服飾也一度全國領先,湖南的服裝工業在產量、產值、出口創匯等幾大指標上都曾位居前列。但是,2000年左右,湖南省的服裝產業在全國的排位下降了不少。主要的原因就是湖南服裝產業產品單一、重復投資、創新能力有限,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不強。
近幾年,隨著一批充滿活力的新型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異軍突起,湖南的服裝產業又煥發了生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服裝生產企業的數目大幅增加,由原來的2000多家增長到3000多家;二、涌現出如益鑫泰、忘不了、圣得西、超市、新王寧等一批知名品牌,遠東、依柳、風景緣、浪漫風華等品牌也正在興起;三、形成了株洲、寧鄉、醴陵、湘潭、長沙等一些產業集聚地區,吸引了一些著名品牌服裝生產企業來投資建廠。
2005年,湖南紡織服裝行業的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紗產量、服裝產量、出口和利潤分別比上年增長了33.71%、33.71%、35.32%、18.19%、27.1%、6.25%和147.23%。“十五”期間,湖南共投入技術改造資金20億元,新增了一批較先進的紡織服裝設備,有35項新產品通過了省級鑒定。5年中共創“中國名牌”2個(夢潔、益鑫泰),湖南名牌20個,獲湖南省質量管理獎3個,國家免檢產品3個,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4個,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10項。
產業集聚地管窺
寧鄉的服飾企業以“忘不了”和“圣得西”為代表形成了寧鄉縣城服飾的“十里長街”,成為了湖南省最大的褲裝產業集群。寧鄉年產值過億的服裝生產企業有10來家,還有大大小小100多家企業,大多數年產值在3000萬到5000萬之間。以忘不了公司為例,這個大型生產企業以褲裝為主,也生產西裝和商務休閑裝。企業有職工1000多人,占地20000多平方米,年產值過億。圣得西公司組建了西北方分公司和西南分公司,聘請法國著名設計師聯袂打造國際品牌,在國際競爭中又邁出了一步。寧鄉縣處在長沙到張家界的高速路的一個出口,不久這里將會建造一個4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打造一個品牌服裝集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