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 驚現服裝店
- 貨架上的“新衣服”皺巴巴,領口部位已經泛黃,甚至口袋內還有許多碎屑。昨天,一位讀者給本報新聞熱線打來電話,反映吳趨坊幾家服裝店在銷售“洋垃圾”服裝,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查處。
昨天上午,記者根據讀者提供的線索來到吳趨坊。在吳趨坊北段的路邊,記者看到有幾家沒有店名的服裝店,店內和門口懸掛著不少服裝。記者走進其中一家服裝店,發現這家服裝店沒有營業執照,衣架上懸掛的不少衣服看上去有些發皺。在門口的男裝區,記者隨意挑選了幾件襯衫,發現襯衫上的標記參差不齊,各種國家的都有,有的甚至無任何標記。記者挑選了一會,店主隨即走上前介紹,稱這些衣服都是新到的,款式都不錯,價格也很便宜。說完,店主向記者推薦了一款藍色的短袖襯衫。這件襯衫看上去有些泛白,腋下部位的布料已經起毛,領口部位的顏色甚至有些發黃,但價格也絕對便宜,開價只要35元。但當記者問店主這件衣服為何有些像穿過的舊衣服時,店主卻避而不答。
在另外一家服裝店內,記者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采訪中記者發現,這些所謂的“外貿服裝”與普通的新衣服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除了服裝的標簽全部是英文外,有的甚至連尺碼都沒有。
記者隨后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這些身份不明的服裝與洋垃圾服裝很相似。讓人擔憂的是,這種洋垃圾服裝都是來自國外的廢舊衣服,甚至不少服裝是從國外一些醫院的停尸房、廢品處理部門搜集來的,屬于禁止入境的物品。如果這些服裝的原主人患有疾病,很可能傳染給再穿這件衣服的人,一些抵抗力較弱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就更加危險。
昨天下午3點,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桃塢工商所,工商所的一位負責人接到舉報后高度重視,立即派出工作人員前往吳趨坊進行調查。經過檢查,執法人員發現其中兩家服裝店屬于無證經營,并在服裝店內查獲了一大包尚未開包的服裝,數量不下百件,全部都是臟兮兮的疑似洋垃圾服裝。執法人員當即對這批疑似洋垃圾進行了暫扣,并責令兩家涉嫌經營洋垃圾的服裝店停業整頓。工商部門表示,他們將對此事做進一步調查,一旦證實這些來歷不明的衣服是洋垃圾,將立即予以焚毀,以免流入市場危害市民的健康。
鏈接>>>
如何辨別
洋垃圾服裝?
一看服裝腋下、袖口、領口、里子和口袋。舊服裝的腋下、袖口、領口、里子會磨光、起毛,出現明顯色差,大多已失去原色或存有污跡。翻開口袋會發現一些碎末或雜物。
二看商標。有的有明顯的外國商標,有的干脆把商標撕毀了。留下的商標會卷曲、松、斜、發黃發舊,規格、號碼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