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成就價值--訪寧波友誠服裝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孝浩
1991年,胡孝浩以僅有的900元起家,并憑借廣闊的渠道資源,以及對海量市場信息的敏銳把握和分析,使其創立的友誠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從而一躍成為行業內知名的經銷商。 作為縫機業的中堅力量,經銷商身處市場第一線,其憑借廣闊的渠道資源,以及對市場信息的敏銳把握和分析,成功地連結著供需雙方,對縫機銷售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也是行業信息的靈通人士。
作為身處縫機市場銷售第一線的經銷商,對于行業現存的各種現象和問題,胡孝浩有著自己的看法,讓我們來聽聽他的觀點。
作為我國縫機業內著名的經銷商,胡孝浩在當地業內可謂是風云人物。近日,針對目前縫機市場出現回暖的現象以及相關問題,記者對胡孝浩進行了采訪。
記者(以下簡稱“記”):與2006年同期相比,今年縫機市場出現了很大程度的回暖,那么友誠公司的市場銷售情況如何?您是如何看待這次市場回暖?
胡孝浩(以下簡稱“胡”):與許多經銷商一樣,今年友誠公司的銷售也有所回升,我認為行業出現這樣的發展態勢有其客觀原因。
從宏觀上講,雖然國際貿易壁壘難以避免,以及東南亞國家服裝產業的崛起對我國服裝業發展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我國服裝產業所受
的影響微乎其微。
就以寧波服裝業為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寧波的許多服裝企業引進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和加工工藝,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代替了熟練的手工生產,發展得相當成熟,并形成了以杉杉、雅戈爾等為代表的寧波服裝產業集團軍,掀起了寧波服裝業的第二次浪潮,同時也奠定了寧波服裝業在國內的地位。
而就寧波縫機市場來說,在市場對服裝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等方面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引進高質量、高效、高科技含量的服裝機械也就成為服裝企業的首選,因此寧波當地縫機市場依然具有很大的開拓潛力。
記:您剛剛提到了東南亞地區國家服裝業的崛起,我們發現友誠公司在柬埔寨也設有分部。您是如何看柬埔寨縫機市場的?
胡:上世紀90年代中期,柬埔寨服裝產業出口收入總額還不到4000萬美元,但到了2005年,僅上半年柬埔寨向美國出口服裝的收入總額就達6.5億美元。柬埔寨服裝業的發展一方面是由于當地擁有充足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面,當地優惠的稅收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發展因素。目前,國內許多知名大型服裝企業紛紛到東南亞國家辦廠,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我非常看好這一市場。